6/19 《賽的啟發》

贏得神恩的可靠方法為何?薄伽梵以神的偉大信徒卡納卡·達薩的榜樣激勵我們。

卡納卡(Kanaka)出生於低種姓,他是克里希那的虔誠奉愛者,痛苦地渴望見到克里希那,到了難以忍受的地步。於是,他去了烏杜皮(Udupi),那裡有一座著名的克里希那神廟,是由偉大的聖人瑪德瓦.查里亞(Madhva charya)親自建造的。由於出身低賤,他不能進入寺廟一睹迷人的克里希那神像。他站在門外,神像卻被神堂前的旗柱給遮住了。於是他繞著外牆走,尋找石頭之間的縫隙,試圖透過縫隙來一睹克里希那模糊的形像。他看到一塊石頭是鬆動的,便用手指挖出灰漿,挖出一個狹窄的縫隙。他急切地透過縫隙往裡面看,卻只看到了神像的背面,但他卻欣喜若狂!他狂喜地跳著舞,歌頌克里希那的榮耀。就在那一刻,神像轉向他,克里希那讓他完完整整地看到了祂的魅力和莊嚴。他的渴望得到了神恩的回報。渴望導致臣服,臣服帶來最高的快樂。把一切都交給祂的意志決定,接受所有發生的事,無論是愉快的還是痛苦的。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69年7月29日的神聖講道

6/18 《賽的啟發》

靈魂個體(jivatma)如何抵達聖靈(Paramatma)?此二者是各自獨立的實體嗎?薄伽梵清楚地解釋了每個人必須走的旅程。

認為這個世界真實不虛,是一種妄見。去除了這種妄見,就不會被摩耶(maya,幻象)所惑。擺脫了幻象,我們才能擺脫悲傷。能擺脫悲傷,我們就能夠達到Paratatva(至高原理),這也可以被描述為Paramatma(至高靈,聖靈)。因為靈魂個體中的阿特瑪 (Atma) 抵達至高(Para)並與之合一,所以它被稱為至高靈 (Paramatma,聖靈)。當心念的種種習氣沒入至高原理時,它就呈現出聖靈的形式。 Jivatma (靈魂個體)和 Paramatma (聖靈)不是兩個不同的實體。 Jivatma(靈魂個體)的特徵是將生命浪費在世俗事物上,並將心念連接到這個現象世界。這是向外觀照,這充滿了幻覺與妄見。如果你把心念轉向內,它就不會有妄見。若它充滿妄見而顛倒夢想,它就是個體靈魂。若它沒有妄見和幻覺,它就與聖靈一體。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5年2月17日的神聖講道

6/17 《賽的啟發》

在我們沉迷於崇拜神的各種形相之際,我們要如何升級到下一個層次?為什麼這個轉變是必須的?薄伽梵今天慈愛地引導我們。

上帝(Easwara,聖靈,太一,道,梵)有兩個面,一個面是 Saguna Sakara(有屬性、有形相),另一面是 Nirguna Nirakara(無屬性且無形無相)。人類以其心念和想法觀想聖靈的種種形像,觀想祂們對人類的快樂和悲傷、痛苦和苦難做出反應。這些是上帝有屬性、有形像的一面。在這個層面上,我們有三位一體——梵天、毘濕奴和大自在天(希瓦神)。此三者分別對應到三種 Gunas(屬性) - Rajas(激性)、Sattva(薩埵性)和 Tamas(惰性)。 Rajas 對應到梵天,Satva 對應到毘濕奴,Tamas 對應到希瓦。梵天由聲音 'A' 代表;聲音 'U' 是毘濕奴顯現的相;'M' 是希瓦原理的相。這三種相都不是永恒的,因為任何有相的東西都不可能是永久的。這些色、聲之相是幻象,是思想的結果、是心理傾向的表達。但有一個音節,由 'A' 、'U' 和 'M' 組成,它是所有三種相的基礎——那就是Aum(Om,唵)。無論我們轉世多少次,繼續膜拜這三種相多久,我們都永遠無法擺脫生死輪迴。若想永遠不再輪迴,就必須膜拜那無屬性、無形無相的「道」,Om代表它。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5年2月17日的神聖講道

6/16 《賽的啟發》

我們如何在當今世界傳播人類價值的實踐?薄伽梵解釋得很清楚,特別呼籲年輕人明智地行動,救贖自己和社會。

人類價值只能透過靈修來培養,而不能透過其他方式。把種子種在土壤裡,澆水,它才能發芽,從一棵小樹苗長成一棵大樹。但如果種子放在罐子裡並澆水,它只會腐爛。人類價值也是這樣,只有當它們被植入一顆神聖而屬靈的心,並加以培育,它們才會茂盛成長並發出全部光芒。不幸的是,今天的人充滿了狹隘的自私,只關心切身的事,他的愛僅限於他自己和他的近親。他不明白,他和家人的福祉取決於社會的福祉。這種相互依存的關係,學生要了解,他們應該下定決心,摒棄自私自利,致力於社會服務。社會幸福,國家也會繁榮。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5年11月23日的神聖講道

6/15 《賽的啟發》

什麼可以幫助我們擺脫世俗的束縛?薄伽梵清楚地向我們解釋,以便我們可以擺脫今天束縛我們的枷鎖。

上帝是人類生命的唯一維持者--是基礎、結構和圓成。金錢不能幫助人培養神性並沒入源頭,與神合一。學識也同樣無能為力。 《奧義書》宣稱,了脫生死既不能靠深深涉入工作,也不能靠子孫後代,也不能靠累積財富來得到。它只能靠tyaga(捨離、不執著、漠不關心、捨)來獲得。可惜這個警告沒有被當一回事,人們只是一個勁在那裡抓取、攫取。結果,他的束縛越來越多,越來越緊。擺脫這種命運的最好方法,就是投靠善良和神性的朋友圈,並沿著他們的有益之路前進。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5年11月23日的神聖講道

6/14 《賽的啟發》

累積財富或獲取知識是否本質上就帶有邪惡?薄伽梵今天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親切地為我們澄清。

只有具有薩埵屬性(Satwaguna:清淨,平靜)的人才能明心見性,並取得英雄式的勝利。金錢中沒有邪惡,學問中沒有邪惡,知識和才智裡沒有邪惡。但邪惡是由人類在它們的幫助下進行的活動中產生的。純水沒有顏色;倒入黑色瓶子中,呈現黑色;倒入紅色瓶子中,呈現紅色。水並沒有變紅或變黑;顏色是由於我們對其所做的處理而產生的。金錢、學識、聰明才智若被激性特質(rajas:激烈情感、情緒、外向特質)為主的人所擁有,則會助長仇恨、野心和貪淫。若惰性(tamas:懶惰、遲鈍、自負)占主導地位的人擁有它們時,它們會助長吝嗇、貪婪和嫉妒。若薩埵性(Satwa:平靜淡定、平衡、純潔)占主導地位的人擁有它們,它們會促進愛、同情心、服務的渴望、全人類的團結和世界和平。將人格昇華到薩埵的境界是每個人對自己應負的責任。這就是道路;這才是真正的目標,你要不停地努力走這條路並達到目標。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5年11月23日的神聖講道

6/13 《賽的啟發》

我們在實踐善的時候,常常因周遭的人不這樣做,而為之動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態度呢?薄伽梵用祂的鼓勵話語激勵我們。

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要是堅持誠信,我們哪能謀生?」唉呀,無論你以什麼方式過日子,你都無法逃脫死亡。堅持誠信而死遠遠好過陷身謊言而死。首先對自己履行這個義務;然後考慮他人的權利。謊言看似簡單又有利益,但它卻會束縛你,把你推向滅亡。淨化你的情感和衝動,不要擔心別人沒有這樣做。每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你不會因為別人沒有獲得自由而被束縛。你應該以你自己的步調,從你出生時的命運起點開始,努力救贖自己。某個椰園可能結有一千顆椰子;而旁邊一個屬於你的椰園可能只結了八百個!你的富裕,只有到你的椰園所結椰子數量的程度。你無權擁有別人樹上結的果子。自食其力!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65年3月29日的神聖講道

6/12 《賽的啟發》

如何贏得慈悲的主的豐盛恩典?薄伽梵今天慈愛地提醒我們並激勵我們。

上主是如此的仁慈,對於把自己交託給祂的人,祂會樂意引領和護佑。在史詩《羅摩衍那》中,羅摩與羅伐那的戰鬥結束時,祂仁慈的目光一掃,就足以讓倒在地上的猴軍復活,並治癒他們在戰鬥中所受的傷。有一些羅剎偽裝成猴軍進入營地,他們被抓到羅摩面前準備就地懲罰,羅摩微笑著赦免了他們,因為他們搖身變為祂所喜愛的猴子形體。羅摩確實將他們安然無恙地送回了敵人的陣營。祂的慈悲就是到了這種程度。為了贏得這種恩典,你必須渾身是達摩(Dharma,義,道德),以便每一個行為都值得神恩。以理智(buddhi)為尖銳的鑿子,將心念(manas)塑造成完美的Dharma-murti(達摩的化身)。那樣,你現在這個粗製的人類偶像,將會閃耀出神性本身的光輝!這就是你今天應該全心投入的任務!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66年1月11日的神聖講道

6/11 《賽的啟發》

我們該從史詩中的反派角色身上學到什麼?薄伽梵今天親切地為我們指出。

要非常小心,不讓自己的官能誤入歧途而犯錯。思惡、言惡、視惡(想惡的事情、說惡的話、看惡的東西),必然會導致徹底的毀滅。例如,在《摩訶婆羅多》中,難敵王總是對般度兄弟們懷有惡念,結果最後毀了他的整個家。當般度五兄弟隱姓埋名。住在維拉塔國王的宮殿時,基查卡邪惡地看了黑公主一眼,結果為此付出了生命。 《羅摩衍那》中的凱卡易王后,聽從了女侍曼大拉的邪惡勸告,結果不僅失去了丈夫,還失去了兒子婆羅多對她的尊敬和愛。如今,沒有人願意以這些臭名昭著的人物為名——如難敵(Duryodhana)、基查卡 (Keechaka) 、羅伐那(Ravana) 。但是雖然這些名字不受歡迎,人類卻沒有放棄與它們相關的壞品質。要努力戒除惡念、惡眼、惡語以及喜愛聽信,邪惡的勸告和流言蜚語這種貪欲。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6年5月22日的神聖講道

6/10 《賽的啟發》

如何將世俗的活動轉變成神聖的敬拜?薄伽梵清楚地解釋並讓我們了悟為什麼需要這樣做!

生命之樹是一棵幻象(maya)之樹,它的所有枝、葉和花都是幻象。如果你把所有行動都當成是對神的奉獻,你就能了悟到這一點。視祂為這棵樹的汁液,流過每個細胞;視祂為太陽,溫暖並建造這棵樹的每個部分。要在一切萬有之中看見祂,透過一切萬有來敬拜祂,因為祂是一切萬有。從事行動,但要讓行動充滿虔誠奉愛:虔誠奉愛能聖化行動。一張紙幾乎等於是垃圾;但如果上面寫有證書,你就會看重它,珍惜它;它成為人生中的晉升的通行證。重要的是bhava(背後的情感、感覺),而不是bahya(外在);情感,而不是所從事的活動。在蒂魯帕蒂 (Tirupati) 或巴德拉恰拉姆 (Bhadrachalam),你看到的只是一塊雕刻成神像的石頭。作為一塊石頭,它沒什麼價值。但是,當情感瀰漫其中,當虔誠精神轉化了它時,石頭成了人心目中的至高珍寶。要將自己的每一個行動昇華為神聖的敬拜行為。人們不知道這個秘訣,因此他失望,他悲傷。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66年1月11日的神聖講道

6/09 《賽的啟發》

為什麼我們忘記了自己內在的神性,並沉溺於罪惡的行為?薄伽梵今天慈愛地激勵我們。

人們花半個人生來累積金錢,他們有用其中甚至一小部分時間來求道嗎?他們有從事神聖的服務活動嗎?上天給人身體,是用來為他人服務的——Paropakaartham idam shareeram。為什麼人們不能認識這個真理?人是自私心手中的玩偶,無論他愛什麼,都不是為了那個對象,而是為了自己。當他愛一個人時,那也是出於自私。深究其意圖,你只發現自私。他以自私為基礎,而忘記了無限的阿特曼(真如自性)。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若能遏制自私,人就可以輕易避免掉壞的性格和行為。害怕造下罪業、對神的愛、和社會道德——這三個準則必須被敬為 Trimurtis(三位一體,「道」的三德)。人們如果不怕造業,就會毫不猶豫地做出十惡不赦的行為。因不怕造業而為惡,走上一條缺乏對神的愛的道路——這會毀掉人性。這是造成世界動盪的原因。
- 布林達梵夏日涼雨,1991 年 6 月 1 日

6/08 《賽的啟發》

如何從世俗心轉為對神真正的虔誠?薄伽梵慈愛地提醒我們並激勵我們,好讓我們都能贏得祂的恩典。

今日的人,關心的完全是世俗之事,對求道卻漠不關心。確實,世俗事務不能完全拋開不管,但是所有這些行動,都可以當成是對神的奉獻,以此種心態為之,來聖化行動。聖典《薄伽梵往世書》示範了神的信徒如何過這種奉獻的生活。光是你自己宣稱你是主的奉愛者,是不夠的。主必須也承認你為奉愛者。只有這樣,一個人的虔誠奉愛才有價值。有很長一段時間,阿周那一直自豪與克里希那關係親密並對祂很虔誠。直到最後,他才了悟到他必須遵守克里希那的話,完全臣服於主。然後他宣布“Karishye Vachanam Tava”(我將執行您的話)。任何人都不應該覺得,將自己完全交託給主,是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如果有堅定的決心,這是可以做到的。只有透過認真的努力,才能獲得般若智慧。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92年8月21日的神聖講道

6/07 《賽的啟發》

為什麼言語能力如此重要?薄伽梵清楚地解釋並激勵我們聖化這份禮物。

藉由純潔的行動,心念也得到淨化。但光是心念的純淨是不夠的,心念必須能專注。對於培養專注力來說,Bhakti(巴克緹,虔誠奉愛)非常有價值。巴克緹(bhakti)意為去除與薄伽梵(Bhagawan,世尊,主,神)的分離感。務必要體認到聖靈(道)無所不在,你無法將自己與神分開。為了記住無所不在的聖靈,歌頌祂的榮耀並敬拜祂,你需要舌頭(說話的能力)。聖者賈亞提瓦(Jayadeva)稱讚舌頭是上天所賜的榮耀主的工具,這件神聖工具不得,以任何方式濫用,來說他人壞話或讓人不快樂。正如《薄伽梵歌》的訓示,你應該避免說令人不悅的話,只說真實、給人安慰的話和好話。刺耳的話要避免。這樣使用舌頭,它才能變得純潔、神聖。當你的言語變得聖潔時,你的人生也變得聖潔。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9年1月19日的神聖講道

6/06 《賽的啟發》

這個世界上什麼最珍貴,我們要怎麼得到它?薄伽梵今天慈愛地提醒我們,好讓我們為之奮鬥。

Prema(愛)就像一顆最珍貴的鑽石。它連片刻都不會與自私的人在一起,它連半刻都不會和自我中心的人在一起,它根本不會和愛炫耀的人在一起。愛,對於自私、自負或愛炫耀的人來說,是陌生的。那麼這種愛在哪裡可以找到呢?這顆珍貴的鑽石只能在愛的王國、愛之街、愛之商店才能獲得,它只有透過一顆充滿愛的心才能獲得。也許有人會問:「整個世界不是都瀰漫著愛嗎?那為什麼愛不是唾手可得呢?」人們認為充滿整個世界的那種愛,並非真正的愛。Prema 不能和身體、感官、心念和智性扯上關係,任何與這些相關的東西都只是 Anuraga(執著)。唯有 Atman(阿特曼的,靈性的,屬靈的)人生才是充滿愛的人生。因此,要過著屬靈人生,而非受制於身體、心念、感官和智能的生活。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92年8月21日的神聖講道

6/05 《賽的啟發》

我們在追求法喜極樂的過程中陷入了什麼困境,為什麼?薄伽梵今天為我們清楚地解釋和診斷這個問題,以便我們能有意識地努力彌補。

宇宙中無所不在的極樂也存在於人的內部,但是這種內在極樂,只有在做出正確的努力後,才能體驗到。這就像每一滴牛奶中都含有奶油一樣,但只有在讓牛奶凝結並加以攪拌、提煉後才能看到。今天的人只意識到與他的存活有關的Annamaya(物質身體層)和Pranamaya(生命元氣層)。他甚至還沒有體悟到心念的意義,還沒有達到這個階段。身體代表Annamaya,身體的活動和運動屬於Pranamaya,第三個組成元素是Manomaya(心念),第四個是Vijnanamaya(智性),超越這第四個,就是Ananda(極樂境界)。在人生的偉大旅程中,人只走過兩站,他沒有試圖超越它們進入心念和其他層次。只有通過了 Vijnanamaya 階段之後,人才能體驗到 Ananda(純凈的極樂)。但由於人追求現象世界的無常享樂,因此體驗不到他內在固有的持久極樂。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9年2月12日的神聖講道

6/04 《賽的啟發》

修行必須對我們起什麼作用?薄伽梵今天親切地予以澄清和指導我們。

持名、靜坐冥想、虔誠唱誦、瑜珈、善行──這些就是修行嗎?一點也不。化惡為善才是真正的修行。轉悲傷為快樂,就是修行。沒有悲傷,就沒有快樂。「好」也不能沒有「壞」而存在。這世界是一個永恆的戰場,這些二元對立的東西彼此鬥爭。困難與平靜是糾纏在一起的,一個是開始,一個是結束,沒有人能夠將他們分開。沒有「結束」能有「開始」嗎?反之亦然。唯有上帝超越開始和結束;所有世俗事物都必得從某處開始,在某處結束。即使是最神聖的東西,如果沒有修行,也會淪落到討人厭的地步!無論它多麼無價,如果沒有靈修、沒有精煉,它的價值就會減少。假設你找到一顆未加工的鑽石,若加以切割和拋光,它的價值就會飆升。金礦砂是與土壤和岩石混在一起,純化後,就變得珍貴了。修行能化渺小為巨大,化低賤為崇高。
- 布林達梵夏日涼雨 1991 年 6 月 1 日

6/03 《賽的啟發》

人常常感到挫折或不滿,其根本原因為何?如何克服?薄伽梵今天慈愛地提醒我們。

人為萬物之靈,具有所有這些天賦,如果他缺乏智慧,那他沒有比動物強多少。人類與其他動物的區別,就在於智慧。儘管擁有人身及其神聖的能力,人卻走上錯誤的道路,沉迷於不當的行為,而糟蹋了他的寶貴天賦。人本來應該走 Nivriti marga(內在之路),致力於求道並體驗極樂,卻走上Pravriti marga (外在之路),讓自己成為感官的奴隸,浪費生命,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感官享受,而不是為了了悟內在聖靈的力量。這種滿腦子都在想世俗之事,就是人類所有不安全感和不快樂的根源。他一年到頭都感到不滿。不滿對人的影響有二:一是內心缺乏平靜,另一個是因缺乏平靜而不快樂。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9年1月19日的神聖講道

6/02 《賽的啟發》

為什麼淨化我們的心很重要,並要把它作為優先事項?薄伽梵今天慈愛地提醒我們。

世間有多少人心不純潔而又不感到羞恥?如果他們能誠實地省察自己不純潔的心靈狀態,和自己所過的雙重生活,那麼他們馬上就能擺脫那些壞的想法!人們所做的,是隱藏自己的想法,外表上卻穿著得體,表現得像個無可挑剔的人。這樣的行為有什麼用呢?我們重視外表並重視人們對它的尊重。但只顧身體而忽視心念狀態的人,只是兩足動物。光是表面上看起來行動正確,是不夠的,你的動機和衝動也必須純潔和無私,只有當你的動機純潔時,神才會施予祂的恩典。無論你提供什麼服務,都必須是純潔無瑕的。動機最重要,行動的形式並不重要。如果沒有純潔的衝動,行動在源頭就受到污染。如果你是個好人,你的行動必然會是好的!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4年5月20日的神聖講道

6/01 《賽的啟發》

為了得到此生的幸福,我們可以做的最好的投資是什麼?薄伽梵今天慈愛而清晰地指引我們。

人們盡一切努力來累積財富,欲獲得愛的財富也需要同等的努力。今天的人把他們的愛投資於一些可悲的事情,他們應該把所有的愛投資在神性的虔誠銀行才對。這筆存款不僅安全,還會在法喜極樂方面帶來不斷增加的收益。你的心是銀行,應該把你對神的愛存放在那裡。東西存在其他地方是不安全的,金錢存款可能有遺失的危險,但存在你心中的存款不會以任何方式被偷或遺失。將你的存款「投保」在心中,以確保其安全。心雖然沒有栓、門或鎖,但它是完全安全的。這種愛被描述為如同瓊漿。瓊漿只能爽口,但神性聖愛給人永恆的極樂,其甜美更勝瓊漿。每個人都應該下決心獲得這種瓊漿般的愛。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96年11月23日的神聖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