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4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我們在追求極樂這方面都犯了什麼錯誤?世尊清楚地對我們解釋。

Ananda(極樂,快樂,樂)有兩類:Sadhana-Janya Ananda(得來的快樂)和Swatah-Siddha Ananda (自己產生的極樂)。得來的快樂和感官事物有關,它不時生起,然後消失。它不持久。例如,當飢餓得到滿足時,人一時會感到快樂,但過一陣子就停止了。這適用于所有世間的東西。這種快樂稱之為得來的快樂。因為它是靠人努力而得到和失去的,所以它不是真正的極樂。然而,人尋覓持久的極樂,他其實充滿著極樂,他是極樂的化身,極樂構成他的本質和基本存在。那為何他沒有體驗到它呢?這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本性,而沉迷于外在世界,體驗不到內在極樂。他認為快樂源自現象世界。但是這種內在極樂,只有作出正確的努力之後才能體驗到,這就像奶油存在於每一滴牛奶中,但只有讓牛奶凝結,然後攪拌酪乳,才能看到。心念充滿各種快樂。唯有做適當的參究,弄清自己的真正本性,人內在固有的Sat-Chit-Ananda(真如—識—極樂)才會顯現出來。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9年2月12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9 月 13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生而為人,如何將我們的肢體和官能做最佳的利用?世尊今天提醒我們,特別是青少年。

只要你聽長輩們的善言,並遵循其話中指示的直路,你很有可能變得明智。因此,你必須嘗試去聖化你所有的肢體,讓它們從事正確類型的工作。如果只是因為上帝給了你一雙手,你就用它們來幹錯誤的事,那即使是手也會乾枯掉,變成像乾木柴而沒有用。就是在這種意義之下,聖者普喇拉達說,如果你不能用你的雙手來向神祈禱,那它們就沒有用。如果你不能用你的嘴唱歌來讚美神,那你的嘴就沒有用。如果你既不用手,也不用嘴來讚美神,則你的出生本身就是你父母的負擔,你出生為人但沒有什麼用途。各位真如自性的化身!想一下,你多麼好運,生而為人。今日的青少年要記得人的神聖性,並把他們能帶給社會的繁榮牢記在心,他們是社會的一部分。他們應該想到國家的福祉。
夏日涼雨 1974 年 6 月 13 日

2025 年 9 月 12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我們可以做各種不同形式的拜神和修行來淨化心念,但那樣就足以讓我們從幻象中解脫嗎?世尊以一個微妙的故事來解釋。

有一次,十個呆子組團過河,過河後,其中一位想確認一下是否十個人全都安全抵達岸上,他數了一下人數,所有其他人都數了,卻忘了數自己,於是哭了起來,告訴他們團裡有一個人掉落河裡了,其他呆子也重複同樣的錯誤,依次數了人數,結果他們都放聲大哭。這時,一位聰明的人路過,注意到他們可憐的樣子,遂走過去問他們為什麼哭得那麼可憐,呆子們告訴他,他們一團十個人渡河時,其中一個人被河水沖走了。路人了解了他們的無明,要他們站成一排,然後他大聲一個一個的點人數,從而說服他們十個人都安然無事,丟失的一個人是由於每個人在點人數時都忘了自己。忘記自己的人無法正確認清真理。你自己就是阿特曼,如何靠向其他對象祈禱或是做這種對別的對象的修行,來認出它?
夏日涼雨 1990 年 5 月 29 日

2025 年 9 月 11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惑」的主要來源為何?世尊今天予以解釋,讓我們能轉化自己。

國王也好,農夫也好,百萬富翁或窮人,人人都要面對五種klesha(煩惱、惑、障),第一種是Avidya klesha(無明障),亦即無明。人由於對色身的執戀,失去對真我的信心,認為身體真實不虛而永恆,以致不厭其麻煩地去滋養它。而今日的教育只是針對身體的保養,所以它只不過是另一種無明而已。這樣的教育不能稱為Atma-vidya (真如自性的知識)。為了維持色身,人渴望好多東西,如果得不到,就感到挫折,挫折導致沮喪和悲傷。人因過多的「關係、聯繫」和過度的執戀而受苦。所以我一直警告你們要把對身體的執戀降低到某種程度。悲傷和快樂都和身體有關。身體意識是需要的,但要先建立阿特曼(真我)意識,然後你可以體驗身體意識,那並沒有錯。人會痛苦,是因為他完全忘記了阿特曼意識,而只以身體意識為目標。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2000年10月04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9 月 9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如何讓世界變成一個快樂的家?世尊今天慈愛地指引我們。

培養愛心,那種愛將所有人拉入「太一」。藉此,你能放下憂慮、貪婪、嫉妒、仇恨、驕傲,這些世人所感染的習氣,從而建立一個和平快樂的時代。讓大千世界都快樂——這是每個人的心中自然發出的祈禱,它是目標,「永恆之法」(Sanatana Dharma)通向這個目標,人人都要歌頌這個目標,活在那種歌的優美旋律中,並透過那種旋律沒入聖靈,與之合一。不要去找出人與人之間的歧異,而要去找出方法來透過愛強化人與人之間如同親人般的關係。同一個家庭的成員彼此間出現派系和鬥爭,因為他們沒有學會去愛。從同一個心念中,生起許多互相衝突的情感,為什麼?因為愛尚未在那兒被培育。你要播下愛,培育愛,並摧毀憂懼和仇恨的雜草,這些雜草已經散佈至全世界。讓這世界成為一個愛的快樂家庭。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0年11月19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9 月 8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如何建立一個以印度心靈為基礎的崇高教育體系?世尊今天慈愛地提醒我們。

我們今天需要的不是一個新的教育體系,我們也不需要一個新的社會體系。那種變革解決不了我們面臨的問題。今天我們需要的是有純潔的心念(mind)和心(heart)的男性和女性。一個社會若缺少純潔的心念和正直人格,則心念崇高的人會很少。沒有屬靈生活、不講靈性,就沒有純潔,也不會有道德,也不會有正直誠信。沒有人格崇高的男性和女性,國家就不會繁榮。沒有一個國家像婆羅特(印度)這塊聖土那樣,擁有那麼多種族、信仰、語言。印度像個花園,有許多種族、信仰、語言、文化,熠熠生輝。各式各樣的禮儀、風度和文化構成這個多采多姿的國家。這種多樣性,其壯觀無法描述。印度盛產這樣的人,他們珍視愛為聖靈之道,珍視真理為自己的生命氣息。很不幸,印度子民迷失於對世俗、身體、物質東西的追求,而忘記了自己是人類,本質上是有神性的。教育體系是要在這種背景下來加以檢討。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94年7月19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9 月 7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身為賽的使者,我們做得夠嗎?如何更好的為祂服務?世尊今天慈愛而深刻地提醒我們。

你們嘗試透過各種方式來活出和弘揚賽的理念和賽的愛之道,這些努力成功了多少?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多少好處?有助於認識人的人性嗎?聆聽這些理念和訊息,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實踐才是。那樣你才能宣稱自己掌握了賽的理念的意思和目的。每個人都要成為愛的化身。愛的原理只能透過愛來提倡。當今世界的混亂,根源於缺乏愛。毫無約束的自私自利、方向錯誤的活動、瘋狂滑稽的我執、虛華的生活、嫉妒,這些造成了這種怪物般的情況。不要讓一絲我執、虛華、或是不道德污染了你的行動。這三種素質會強化自私心。唯有當你懷著愛心走在社會中,沒有一點自私的污點,世界才會有和平繁榮。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0年11月19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9 月 6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如何持念神的名號?另外需要補充什麼?世尊今天指導我們。

欲了悟「道」,唯一容易的方法是持念神名。當然,有許多聖人,他們持念主的名號,無有間斷。有許多人持念神名好幾天、好幾個月、好幾年,但這個修行並沒有讓他們蛻變,原因何在?在於他們所有的感官運作,都帶有「我是色身」的感覺。持念神名卻又沉浸在身體意識中的人,苦修再久,也無法悟道。不同信仰、文化背景的人各自採用各種不同的修行方式,當他們發覺這些修習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時,他們便感到挫折或失望,而改採不同的敬拜方式或不同的信仰。僅僅改念別的名號或甚至改信不同的信仰,是無法產生靈性蛻變的。神恩不是靠改信而獲得。該改變的是mati(心念),不是matam(宗教)。光是改穿衣服,是得不到神性素質的。要培養美德才行。轉化自己的個性,才能昇華自己。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9年6月21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9 月 5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如何處置心中生起的無法接受的念頭和意圖?世尊今天慈愛地提供建議。

認清你的心念的運作。人被稱為manishi,意為有「心念」(manas, mind)者。人以其心念創造出自己的經驗世界,心念是什麼?不過是一捆念頭。念頭是何物?它們是每日生活的行動。因此,世界的進步或退步取決於每個個人的意圖和行動。這個世界並非本質上就是邪惡的,事實上,這世界並不存在邪惡!這世界沒有任何悲傷!所有悲傷和邪惡都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我們因為懷有惡性欲望而招來痛苦。時時保持心念純淨。一旦發現有不道德的意圖浮上心頭,就冥思神,以抵銷那些惡念的效應。不要一再回憶那些墮落的情感而強化它們,那樣就好像給植物澆水施肥一樣。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91年6月01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9 月 4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伊斯蘭教奉行一些重要的指示,其背後意義為何?在這個開齋節(先知穆罕默德誕生日)前夕,世尊慈愛地提醒我們。

一般來說,大家每天都為身體而攝取某些食物,每天五次:早上的起床咖啡,兩小時後早餐,午餐飽食一頓,下午四點喝茶,然後是豐盛的晚餐。伊斯蘭教規定人要攝取靈性食物,一天五次,那就是祈禱。為了喚醒阿特曼意識,為了獲得靈性法喜,為了促進真如自性之光的彰顯,規定一天祈禱五次,從啟蒙開始,一直到臨終!祈禱在伊斯蘭教也是一種聚會,群體祈禱能產生有益的振動頻率。伊斯蘭教聲稱,當廣大的群眾聚在一起懷著渴望的心敬拜上帝時,會有更強的法喜之流。所有人面向清真寺跪拜,他們屈膝坐成一排排,上身前傾,雙掌和前額觸地,謙卑臣服於上帝的旨意。如是,伊斯蘭教強調「眾多」內部的「太一」,強調對上帝的渴望,祂以各種不同程度顯現在各個心念中。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3年7月13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9 月 3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神是慈愛的還是會因我們犯錯而懲罰我們?祂的真正本性為何?世尊今天取史詩中的例子來揭示。

神容許自己輕易地被信徒擄獲。對那些心懷負面情感的人,祂顯現為敵人。聖者Purandaradasa唱道:「羅摩啊!韋比夏納相信您,您對他顯現為神。但對反抗您的羅伐那,您變成閻羅王。您不只是羅摩,也是閻羅王。這世界上除您之外別無閻羅王。對那些愛您的人,您示現為羅摩,對那些反抗您的人,您示現為閻羅王。聖者普喇拉達,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向您祈禱,你對他示現為主那羅延那。可是對反抗您的金蒲團,您示現為閻羅王。」因此,祂是上主也是死神。阿修羅暴君Kamsa 對他的妹妹毫無慈悲心,準備殺掉她,克里希那對他示現為死神。對Kamsa的父親,虔誠的Ugrasena,祂示現為上主本身。所以,好與壞都是由我們自己的情感決定。
夏日涼雨 1996 年 5 月 28 日

2025 年 9 月 2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如何看待參與斯瓦米工作這個機會?在慶祝沙迪亞賽中央信託組織成立週年紀念日之際,世尊提醒我們並重振我們的活力。

這是一個服務的機會,你們一定要覺得極為高興,因為你可以轉化你的虔誠和信心為服務的正面行動,利益你的弟兄姊妹們。並且,因為不論你做甚麼事,我都與你同在,所以你不用擔心事情能否成功。你們只需當「工具」就行了,你們無需耍手腕或採用間接迂迴的策略。身為成員,在盡你的職責之際,你也需要保持和培養對賽的信任。這是賽的工作,你受邀參加來享受它。這種工作有提升性,能帶你接近神的心。有意識的手必須有惰性的鶴嘴鋤來挖掘堅硬的草地。同樣的,聖靈必須有Prakriti (大自然,物質世界)來執行祂的計畫。為此,你們自己必須成為榜樣,你們的日常生活必須被轉化為活的祈禱和活的修行。自己心裡計算一下,你們現在被啟蒙進入的這項修行,會帶給你們什麼益處,並準備肩負起指派給你們的工作——當做工具,專門用來推展道成肉身下凡的使命。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74年6月20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9 月 1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為什麼透過貪婪和欲望追求偉大是無意義的?世尊今天警惕我們,從史詩中取幾個例子。

在史詩羅摩衍那裡,作者伐爾米基描述大魔頭羅伐那是當時最偉大的皇帝,他的首都是攻不破的堡壘,藏滿了稀世珍寶。他精通四部吠陀和六大靈性科學。史詩摩訶婆羅多裡的難敵王,他是考拉瓦眾兄弟的大哥,作者毗亞撒描述他的軍隊和武器的數目和力量,以及外交策略,都是無可匹敵。然而這兩個人多少世紀以來卻受人人厭惡,為什麼?因為他們從人沉淪至禽獸,而非從人上升至神的層次。兩人都有同樣的缺陷——貪。他們不知道知足這個秘密,他們受kama(沒完沒了的欲望)所折磨。Rama(羅摩)和kama(欲望)無法共存。人的內在神龕只能供奉一位神,Rama或kama。如果你愛另一個人,你不會貪圖他的財產,他飛黃騰達時你不會嫉妒,他受苦時你不會快樂。愛是化解貪婪最強的解毒劑。所以這是最根本的修行:給予愛和收到愛。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70年3月06日的神聖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