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 17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薄伽梵進入我們生命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如何才能最好地利用這個寶貴的機會?今天,我們慈愛的主給了我們深刻的保證!

我是來改造你的:我不會離開你的,直到我做到為止!即使你在我這麼做之前逃走,也別以為你能逃掉;我會抓住你。我不擔心你們離開我,因為我並不焦急地盼望此地我周圍要人山人海。誰邀請你們來這兒的?你們成千上萬的來到這裡,你們依附於我。我不執戀,我只執著於我的任務,我為之而來。但有一件事你們可以確信,無論你們是否來我這裡,你們都是我的!這個Shiva-mata,這個Sai Mata(神聖母親Sai)對她的孩子有一千個母親的愛;這就是為什麼我做了這麼多 lalana 和 palana(照顧和撫養)的原因。每當我顯得生氣時,請記住,這只是另一種形式的愛。因為,我內心連一丁點的憤怒都沒有;我只是在表達我的失望,因為你沒有按照我的指示來塑造自己!當我指點你某個行動方向時,思考一下我的建議;你有充分的自由來這樣做;如果你這樣做我會很高興!我不喜歡奴隸般的服從。如果你覺得它可以幫助你抵達目標,那就遵循它!如果不覺得,那就去別的地方吧!讓我告訴你一件事:無論你去哪裡,你只會遇到我,我無所不在!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64年2月11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2 月 16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我們必須供奉什麼給火祭的聖火?薄伽梵解釋得很清楚,以便我們能充分利用這個機會來參與Ati Rudra Maha Yajna盛大祭祀!

有些人有時候性喜偷些小東西,這是前世投胎為貓帶來的習氣。與此類似,一個人的搖擺和善變,可能是因為他的某個前世是猴子,變化不定的妄心是猴子的特徵。有些人忘恩負義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他們甚至縱情於傷害那些幫助他們的人,這不是人類的特性。那它怎會出現在人身上呢?因為他在某個前世必定是一條蛇。蛇惡名昭彰,即使餵牠牛奶,牠也會釋出毒液。所以,不知感恩的人,某個前世必定是一條蛇。因此,人應該在他心中的祭壇上獻上他的固執、偷竊傾向、忘恩負義和驕傲作為祭品。這就是內在火祭。不幸的是,人們不做此類祭祀,而將山羊和家禽作為祭品,結果,他的壞品質繼續增長。就是為了消除這種忘恩負義的邪惡之心,經典才向人們推薦Yajna和Yaga這些外在祭祀。火祭使我們能夠提升和純化人的一些有益品質。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3年10月10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2 月 15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將在百善地尼樂園舉行的盛大祭祀Ati Rudra Maha Yajnam ,其功效和目的為何?薄伽梵今天親切地向我們解釋。

喜歡神的一種形像而憎恨祂的另一種形像是不好的。這樣做你將無法實現你的願望。不僅是青少年,每個人都得體認到這項原則並遵循之。事實上,現在只有神性在保護世界。神的名號比核彈更有威力。神的名號保護善人,懲罰惡人。因此,如果你繼續敬拜神,世界一定會受到保護。這次祭祀是為了世界的福祉而進行的。這個火祭有其非常重要的一面,這個Ati Rudra Maha Yajna 火祭會保護和培養人的神聖品質,同時排除和減少惡魔品質,因此它能造福人類。任何對人類福祉感興趣的人都可以做這種祭祀。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2006年8月9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2 月 14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將在百善地尼樂園舉行的盛大祭祀Ati Rudra Maha Yajnam ,其功效和目的為何?薄伽梵今天親切地向我們解釋。

喜歡神的一種形像而憎恨祂的另一種形像是不好的。這樣做你將無法實現你的願望。不僅是青少年,每個人都得體認到這項原則並遵循之。事實上,現在只有神性在保護世界。神的名號比核彈更有威力。神的名號保護善人,懲罰惡人。因此,如果你繼續敬拜神,世界一定會受到保護。這次祭祀是為了世界的福祉而進行的。這個火祭有其非常重要的一面,這個Ati Rudra Maha Yajna 火祭會保護和培養人的神聖品質,同時排除和減少惡魔品質,因此它能造福人類。任何對人類福祉感興趣的人都可以做這種祭祀。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2006年8月9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2 月 13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我們該如何面對人生的磨難與挑戰?薄伽梵今天用漂亮的例子親切地解釋!

要歡迎所有命運的打擊,所有不幸和痛苦,一如金子歡迎坩堝、錘子、砧子,以便被鑄造成金飾。或者像甘蔗歡迎切碎機、壓榨機、鍋爐、鍋子、噴霧器和乾燥器一樣,這樣它的甜味就可以保存下來,並被所有人當糖用。當災難降臨到般度五兄弟時,他們從不埋怨,他們很高興災難能幫助他們記住克里希那並呼求祂。毘濕摩臨終時,躺在箭床上流下眼淚,阿周那問他為什麼,他回答說:「我流淚是因為腦海中閃過般度五兄弟所經歷的苦難。」然後他說:「這樣做是為了給末法時代(我們這個時代)上一堂課:永遠不要追求權力、地位或財富,而是以完全順從的方式服從上帝的意志,這樣你就可以永遠快樂,如如不動。」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63年9月8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2 月 12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擺脫人生所有悲傷的唯一有效方法為何?薄伽梵今天親切地向我們解釋!

正如荷葉上的一滴水很快就會消失,我們更應該知道,生命是短暫的,很快就會像那樣的消失。這世界充滿悲傷,人體充滿疾病,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混亂的思緒,生命像一棟破舊的房子。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聖者商羯羅的說法,只有遵循神聖的道路並克服所有世俗的執戀,才有可能和平的生活。一個人不知道自己是誰,就無法擺脫這些悲傷。人只要沒有體認到 Easwara Tatwa(神性的原理),亦即 Easwara (上帝)存在於一切事物中,就無法擺脫這種悲傷。只要一個人不明白,出生、成長、生存和死亡只是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去了解那不朽的阿特曼(Atma),則他就不可能擺脫這種悲傷。
- 夏日涼雨,1973 年 6 月 2 日。

2025 年 2 月 11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從事心靈之旅所需的基本特質是什麼?薄伽梵今天親切地提醒我們!

靈性生活的第一個標記是心無執著(vairagyam)。如果你有執著心,那麼就靈性學問而言,你是文盲。心無執著是靈修的初步。無執著之心必須夠強,才能讓你擺脫感官的束縛。任何人只需幾分鐘的思考,就會相信塵世的財富、名譽或快樂是空洞的。當你富有時,每個人都會稱讚你。有句諺語說,如果屍體上有一些珠寶,許多人會聲稱與死者有親屬關係。但如果上面沒有值錢的東西,就沒有人會上前為死者哭泣!當你累積越來越多的錢在你的銀行帳戶裡時,問問自己,你是不是在為自己和孩子累積麻煩,讓孩子更難過著乾淨、舒適、受人尊敬的生活。當你努力透過歪的手段獲得微不足道的名聲時,不要忘了,今天在你的千萬同胞中,是哪些人受到尊敬,因為什麼原因!難道你沒有看到,那些到處受到尊敬的人,都是放棄、捨離並尋求較困難的明心見性之路而非比較容易的實現世俗之路的人?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63年9月8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2 月 10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如何正確的過生活並免於壓力?薄伽梵今天用非常清楚的例子親切地提醒我們。

沒有人類價值觀,你就無法奉獻你的學習成果給社會。因此必須培養人類價值觀。其中,真理最為重要。真理是神。有些人去找佛陀並和他爭論上帝的存在,佛陀告訴他們:「所有這些爭論都是浪費時間。Satya, Dharma, Ahimsa(真理、正義、非暴力)等同於上帝。因此,首先以上帝為真理而加以膜拜。說真話,行正義,遵守非暴力原則。」那究竟什麼是非暴力呢?人們認為只有傷害和損害他人才是暴力。不,不,傷害自己也是暴力。說不必要的話、飲食不節制、工作過度——這些都是暴力。意思是,應該過著有節制和平衡的生活。任何事,過度,都是暴力。連過度寫作都是暴力。為什麼過度是不好的?因為它浪費精力。話說得太多,超過必要,會耗盡我們的智力。因此,非暴力可以定義為調節人生,使其沿著適中、有益的道路進行。
- 夏日涼雨 ,1995 年 5 月 30 日。

2025 年 2 月 9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經典中提到的攪拌乳海,其精髓為何?薄伽梵親切地解釋這件直到今天仍然在發生的事!

充滿純潔與薩埵性(Satwa)的心,是(傳說中的)乳海;持續而穩定地冥思「道」,以之為你的實相或是要達到的理想,即是那座曼陀羅山,放在乳海中充當攪拌棒;纏繞在攪拌棒上當作繩子的巨蛇瓦蘇吉(Vasuki),則是感官群,在攪拌過程中吐出毒煙,差點嚇壞了那些抓著其頭部的阿修羅;繩子兩端分別被好的衝動和壞的衝動抓著,兩者都在奮力攪拌,渴望得到各自所渴望的結果!神的恩典化身為那隻巨龜,因為一旦神知道你在認真尋求永生的秘密,祂就會親自前來拯救!祂像烏龜一樣,靜靜地到來,不被注意到,讓沉思(manana)過程不受損害,並作為所有修行的穩定基礎!在攪拌時,許多東西會浮現於心念中,但智者會耐心地等待那保證給予永生的東西出現,並迫不及待地攫取它!這就是那段神話傳說所教的一課,它總結了獲取Atma-vidya(關於自性的知識)的過程!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65年1月13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2 月 8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獲得真如自性知識的先決條件為何?薄伽梵,我們慈愛的神,今天為我們清楚地為我們立下。

所有世俗的知識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並迷惑你的理智。基於這個原因,我們古代的聖人畢生致力於獲得關於真如自性的般若智慧(Atma Jnana),它是不變的並能照亮理智。為了獲得這種智慧,某些素質是必要的。 Sarve Loka Hito Ratah——關心眾生的福祉,從事利他的行動。我們應該培養隨時願意服務的心態。你所受的教育應該使你有更佳的配備來提供服務,那你就會贏得別人真正的尊敬。 Sarve Jnana Sampannah - 學生應該對各種知識都擅長。這也稱為「知道、了解」(awareness)。你應該從各個角度去理解和體驗某種情況。世俗的學科賦予你在某個狹窄範圍內的競爭力。靈性知識是完整的,使人能夠掌握所有知識領域。這是「全面的知道、了解」(total awareness)。 Sarve Samudita Gunaihi - 學生必須體現每一種美德或古納(guna,屬性,德)。古納是什麼意思?傳統上,造化的三種性質被稱為古納。而美德的確是這三種古納的結合與平衡。在實踐上,要忽視他人的短處並表現出自己的神性,這非常重要。這才是真正的古納(美德)。
- 夏日涼雨 ,1995 年 5 月 30 日。

2025 年 2 月 7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為什麼必須練習控制感官以便體驗到內在平靜?「交託」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薄伽梵今天慈愛而清楚地激勵我們。

看者不應執戀其所看之物,那就是獲得自由的方法。感官接觸到物體,引發慾望與執戀,使人作出努力,結果不是得意就是絕望;然後是害怕損失或因失敗而悲傷,一系列反應延續下去!門窗都敞開著,任由所有的風吹進來,裡面的燈火哪能存活?那盞燈就是心念,它必須穩定地燃燒,不受外在世界二元性要求的影響!把自己完全交託給主,是關閉門窗的一種方式,因為在這種Saranagati(完全交託給神)的態度下,你沒有「自我」,因此,你不會受到快樂或悲傷的打擊。完全的交託使你利用主的恩典來應對生涯中的所有危機,因此,它使你變得英勇,更加堅強,並對戰鬥有更好的準備。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65年1月13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2 月 6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念誦只有兩三個音節的主的名號,這種簡單的事情,是否足以應付我們生活中面臨的巨大的不確定性和麻煩?薄伽梵今天慈愛地清除了我們的疑慮。

你可能懷疑像羅摩、賽或克里希那這樣的小小字眼能否帶你渡過輪迴的無邊大海。人們能乘著小木筏橫渡浩瀚的海洋;他們能夠手持一盞小燈穿越黑暗的叢林。神的名號,甚至是較小的 Pranava (Om,唵),都有巨大的潛力。木筏不必像大海那麼大。持念名號就像鑽孔取地下水;就像鑿子的敲擊,能將被囚禁在大理石中的神的形象釋放出來。打破外殼,主就會顯現;劈開柱子——就像普喇拉達要求他父親做的那樣,始終在那兒的主就會顯現自己。攪拌牛奶,就會讓潛伏在牛奶中的奶油顯現,這是每個母親的經驗,每個女兒都會學到。在靈性領域,你可以從瑜伽士那裡學到那種靈性做法,他們獲得了那種navanitam(新鮮奶油)並將其供奉給克里希那。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65年1月13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2 月 5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哪些日常經驗顯示真如自性存在於我們周圍和內在?薄伽梵今天用相關的例子提醒我們。

宇宙充滿了許多力量。有一種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力量,充斥一切萬有。這種神聖力量內蘊於每個原子中,有如糖漿中的糖。奧義書稱此為 Raso Vai Sah, 亦即無所不在的甜蜜。上帝是甜蜜的化身。儘管這種甜蜜無所不在,但我們不可能認出它的無所不在。然而,所有人都有可能觀察到真如自性的存在,甘蔗的甜味、苦楝葉的苦味、辣椒的灼熱感、檸檬的酸味、木頭裡的火--這一切都是上帝存在的直接證明。植物從種子發芽,一隻鳥從蛋中誕生,剛出生的嬰兒有一天成為母親,這些都是活生生的證據,證明真如自性的存在。看到雄偉的山峰、潺潺的河流、深邃的海洋、茂密的森林、色彩繽紛的花園,人們會感到心曠神怡。這些現象,其基礎為何?不外乎上帝的存在。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上帝的無所不在,但每個人都有能力看出祂在那兒。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95年5月30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2 月 4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來做好準備接受Atma Vidya 或關於真我的知識?薄伽梵今天用實際例子親切而清晰地解釋了!

「認識自己」是一項艱鉅的工作。以你嘴巴吃下的食物為例,你感覺到它在你的胃裡,之後,你不會感覺到它在每個階段發生的事情。連食物的消化尚且如此,那你如果沒有相關的專門知識,要怎麼知道那內在實相?它被pancha kosha(人的身心靈的五層)層層包裹住,從外到內分別是Annamaya、Pranamaya、Manomaya、Vijnanamaya和Anandamaya(物質層、生命元氣層、心念層、理智層、極樂層)。淨化你的理智,清除其我執的蜘蛛網、慾望的塵埃、貪婪和嫉妒的煙灰,那它就會成為一件堪用的工具,能揭示你的本來面目。「認識你自己,認識那內在的驅動者,Antaryamin」——所有宗教的經文皆如是勸告。因為,除非你配備有靈性知識,否則你就像一艘沒有羅盤的船,航行在波濤洶湧的大海!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64年4月16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2 月 3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什麼真理我們必須記住,並用它來引導我們的人生旅程?薄伽梵今天用一個令人難忘的例子親切地向我們解釋。

汝即彼,你是祂。堅信之。想一下一條河匯入大海的情況。海水經太陽加熱,上升為水蒸氣,形成雲,落下為雨滴。每一滴水裡面都含著渴望,想返回大海,它是從那兒被放逐出來的。但是,小我的感覺戰勝了那種渴望。雨滴匯聚,形成溪流,膨脹成河,湧入平原。最後,河流融入大海,失去其名字、形體和屬性。儘管在從大海回到大海的旅程中,歷經蒸氣、雲、雨、河流各種變化,水始終都是水。名稱、形體和性質確實有變化,但核心保持不變。人也是從神性的大海中出現,而他的宿命就是融入其中。這就是真理,這就是實相。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7年1月2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2 月 2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時間在無情地流逝,我們該如何過生活才能確保我們有聖化我們被給予的時間?薄伽梵今天表達了祂對我們的期望!

去愛、敬拜、服事全能的主,祂寓居在所有人內部;透過這種愛、敬拜和服務,了悟祂,此乃最高的修行。把人當成神來事奉。施食給飢餓的人,食物是大自然女神的禮物;施之以愛和謙卑。施之,經過主的名號甜化。天球(Celestial spheres)在旋轉和崩解,時間飛逝,一個時代接著一個時代,一個紀元接著一個紀元;一個個身體誕生、成長、終結;卻不見人們有那股以善行和善念來聖化人生的衝動,到處都嗅不到那種真誠修行的芬芳。透過「捨」,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斷除執著愛戀,那麼主就會附著於你。往者已矣,那些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但是,明天正在向你走來,下定決心用愛、服務和修行來聖化它。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68年3月29日的神聖講道。

2025 年 2 月 1 日 《賽的啟發》

聲音檔連結

我們都不停的從事活動。活動或「業」的圓滿成就為何?如何達到?薄伽梵今天親切地解釋並啟發我們。

當智慧萌生時,行動即達其目的矣。 Karma(行動,業)是獲得 Jnana(般若智慧)的途徑。而寓智慧於行動,則是最高境界的行動。有價值的活動必須能淨化心靈。因此,任何人,甚至是隱士、出家人,都不能停止從事好的行動。這些行動必須是自發性的,不應在心中留下任何驕傲的痕跡。對行動成果也不該有任何執戀而導致渴望將成果據為己有,宣稱那是屬於自己的。「捨」必須是快樂的唯一來源。 Tyaga(自我奉獻,捨)是sanyasi(出家人,離世修行者)真正的 bhoga(享受)。 《薄伽梵歌》建議“inaction in action"(行動中的無為,無行動的行動,為而無為,無為而為),並宣稱「對於那些努力追求至高內在和平的人來說,inaction(無為而為的行動)是最有回報的行動」。這種態度稱為 karma sanyasa(對行動及其成果不起執著,以捨離心從事行動)。行動或活動通常被認為只與身體有關,其實心念也忙於這個世界,只有阿特曼(真我)才是不受影響的見證者。因此,"inaction in action"的秘訣,在於依止阿特曼,並認識到一切眾生本質上都是阿特曼。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7年1月2日的神聖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