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 《賽的啟發》
為什麼我們要歡迎考驗和磨難?薄伽梵今天親切地提醒我們並激勵我們。
人生充滿起伏,充滿歡樂和悲傷,這些經驗旨在為人類提供路標。如果沒有考驗和困難,人生就會變得乏味。就是這些困難讓人彰顯出人類價值。哈里什昌德拉(Harischandra)國王的故事,他如何面對人生種種考驗,成為人類史冊上光輝的一章。普喇拉達同樣是神的偉大信徒,他勇敢地面對父親的所有迫害。今日的人,希望立即得到拯救,而不作出絲毫的努力或犧牲。一下子就得到的解救,也會轉眼就消失!只有經過艱苦努力所獲得的成果才會產生持久的效益。人們祈求斯瓦米除去他們的困難和損失,這是一種錯誤的祈禱。要迎接困難並加以克服。務必要克服困難來體驗「道」。不壓榨甘蔗,就得不到甘蔗汁。不切割鑽石並製作許多切面,就無法增加鑽石的光輝!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91年9月2日的神聖講道
8/30 《賽的啟發》
上帝超越我們的經驗範圍之外,我們如何能在今生認出祂呢?薄伽梵今天慈愛地教導我們。
像北極星這樣遙遠的星星,可以透過附近某個物體,例如以一棵樹為參考位置,來指給某人看。同樣的,吠陀經和那些經典雖然沒有展示出「道」,但有助於指出證道之路。茂密的森林景觀給人愉悅的感覺。一座高山讓人看了歎為奇觀。江河奔騰,令人心曠神怡。這一切都顯示出「道」的力量。星星閃耀,行星運轉,太陽照耀,風的吹拂,這些在在顯示道的運作。當你看到火的火花時,你就能推論出火的性質。了解一滴水的本質,就能了解恆河的本質。同樣的,如果你了解原子的本質,你就能了解整個宇宙的本質。《奧義書》認識到這個真理,宣稱:「道比原子還要精微,比最浩瀚的東西更浩瀚。」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96年9月4日的神聖講道
8/29 《賽的啟發》
當主來到時,吸引並發現祂最好的方法是什麼?薄伽梵引用克里希那阿梵達的一個例子激勵我們。
克里希那向祂的養母耶輸陀解釋,為什麼祂更喜歡那些牧牛女家裡的奶油,而不是她提供的奶油。那些牧牛女的心是純潔的,充滿了對克里希那的無私奉愛,她們的虔誠奉愛勝過耶輸陀的母愛,後者帶有一絲自私的色彩。克里希那告訴耶輸陀:「我會被那些純潔無私的心所吸引。」克里希那總是在惡作劇後躲避那些牧牛女。但有一次,出於對她們的慈悲,祂想提供一條線索,讓她們可以追蹤祂。有一天,她們都埋伏在自家房子周圍,等著來逮住克里希那。克里希那偷偷地走進一棟房子,打破了一罐牛奶,然後悄悄地躲了起來。牧牛女們發現祂打破了牛奶罐,她們試圖追蹤祂。祂留下的乳白色腳印向她們透露了祂的藏身處。那時克里希那向她們揭示靈性真理:如果她們緊抓主的腳,她們就會了悟祂。 「跟隨我的腳步,妳們就會找到我,」克里希那告訴那些牧牛女!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96年9月4日的神聖講道
8/28 《賽的啟發》
當主來到時,吸引並發現祂最好的方法是什麼?薄伽梵引用克里希那阿梵達的一個例子激勵我們。
克里希那向祂的養母耶輸陀解釋,為什麼祂更喜歡那些牧牛女家裡的奶油,而不是她提供的奶油。那些牧牛女的心是純潔的,充滿了對克里希那的無私奉愛,她們的虔誠奉愛勝過耶輸陀的母愛,後者帶有一絲自私的色彩。克里希那告訴耶輸陀:「我會被那些純潔無私的心所吸引。」克里希那總是在惡作劇後躲避那些牧牛女。但有一次,出於對她們的慈悲,祂想提供一條線索,讓她們可以追蹤祂。有一天,她們都埋伏在自家房子周圍,等著來逮住克里希那。克里希那偷偷地走進一棟房子,打破了一罐牛奶,然後悄悄地躲了起來。牧牛女們發現祂打破了牛奶罐,她們試圖追蹤祂。祂留下的乳白色腳印向她們透露了祂的藏身處。那時克里希那向她們揭示靈性真理:如果她們緊抓主的腳,她們就會了悟祂。 「跟隨我的腳步,妳們就會找到我,」克里希那告訴那些牧牛女!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96年9月4日的神聖講道
8/27 《賽的啟發》
如果我們渴望沐浴在主克里希那的愛中,那對我們有什麼好處?薄伽梵今天親切而甜蜜地提醒我們。
渴念克里希那、祂的笛子,渴望看到祂、聽到祂,渴望將祂供奉在心中、頭腦中,渴望透過智性掌握祂的真如實相——這種渴望是最健康的、最有助於內心和平的。對克里希那的虔誠奉愛是一條鏈子,它可以用來綁緊和調伏猿𤠣般的心。將所有慾望轉化為對克里希那的渴望,不讓感官用那些慾望來折磨你,你就得救了。克里希那將心念拉離感官慾望,祂把心念拉向祂,從而將心念從其他一切事物中拉開,因為其他一切都比較低劣,價值較低!祂滿足了人類對內在和平、快樂和智慧最深切的渴望。當這種對克里希那的飢渴得到滿足時,至高極樂就得到了;人就不再需要、想要什麼東西了,就不再有缺陷或衰退。克里希那的名號和對克里希那的情感,那種甜蜜,一旦嚐到,就不會再渴望喝那些較遜色的飲料,因為只會越喝越渴。感官對象就像海水,永遠無法解渴。
- 沙迪亞賽講道集,第 06 卷,第 24 章
8/26 《賽的啟發》
神降臨人間目的為何?薄伽梵今天在克里希那誕辰這個吉祥時刻解釋了這一點,以便我們可以內化這個訊息。
Dharma samsthapanarthaya sambhavami yuge yuge(為了復興達摩,吾一再降生於世,一個時代又一個時代)。這是克里希納在博伽梵歌中的宣言。一旦人們心中充滿了愛,所有的達摩(Dharma:正法,義,道德)、正義和真實真語都會安裝在他們身上。沒有愛,義(正正當當的行為)將成為機械式的儀式。沒有愛,哪有什麼義?哪能有什麼正義?那將是一具行屍走肉。愛就是生命。沒有愛,任何人都無法存在片刻。因此,愛是上主的形象。為了宣講愛的義理,克里希納阿梵達和其他神聖化身才來到地球。根據地點、時間和當時的情況,上主被賦予不同的名字,這些差異就像是用糖製成的不同甜點,以迎合孩子們的不同喜好。這些甜點的形狀可能是孔雀、狗或狐狸,但他們的共同成份是糖!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91年9月2日的神聖講道
8/25 《賽的啟發》
我們如何才能高分通過神給我們安排的考試? 博伽梵,我們慈愛的導師和嚮導,今天對我們解釋。
每當學生被問到他們在做什麼時,他們都會回答說他們正在專注於學習。 但專注的真正意思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對象上。冥思是下一步,最後一步是禪定。所以,專注、冥思、禪定是修行的三個步驟。禪定不只是安靜地坐著,閉上眼睛。保持心念穩定不搖晃才是禪定。人們認為專注是一種了不起的練習,但它是修行的第一步,其他兩個則是冥思和禪定。專注就像小學教育,冥思是高中教育,禪定是大學教育。只有達到大學程度後,才有資格獲得學位。我們所有的古代聖人都達到了這個階段並禪定於真如自性。當一個人達到禪定的階段時,就不可能動搖,他對神性的信心變得穩固。你必須達到那個階段。你可以讀幾本書然後通過學校或大學的考試,但只有達到禪定階段的人才算通過神給的考試。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2009年2月21日的神聖講道
8/24 《賽的啟發》
我們承襲了什麼東西,必須去尋求和去要?薄伽梵親切地揭示並清楚地解釋如何做到這一點。
你知道,首先你必須犁地,灌溉,然後播種,除草,用籬笆保護農作物免受牛和山羊的侵害,並耐心等待收穫時刻。同樣的,心田要先用美德犁過,用聖愛之水灌溉,然後才播下神的名號的種子;之後還要照顧田地和去除雜草。最好設置紀律的籬笆,來防止牛入侵,那隻牛代表不堅定和懷疑。然後,主的聖名就會開出禪定之花,並豐收般若智慧。而現在,你們在讓這片寶貴的沃土處於休耕狀態,心田長滿了荊棘和雜草,它長不出快樂給任何人。耕耘你的心,來收穫自性極樂(Atma-ananda)的穀物。那ananda(極樂)是你所承襲的東西,你求,它就是你的!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65年3月28日的神聖講道
8/23 《賽的啟發》
Satyam Shivam Sundaram 這三個字的意義為何?為何了解和體現它們是很重要的?薄伽梵今天向我們揭示。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看到的所有有生命和無生命的形體,都是和平的體現。一切眾生的形體都是美的體現。真如自性遍在所有五大元素中,在一切眾生內部,是為一體性的原理、基礎所在,它展現出Satyam、Shivam和Sundaram(真、善、美)。亞里斯多德的導師柏拉圖在基督誕生的幾百年前也曾說過同樣的話,他說,真、善、美構成世界的基礎。真理是一切的基礎。 Trikalabadhyam satyam(真理在過去、現在和未來始終不變)。善是真正的神性、真如自性。事實上,善就是「像神一樣」。人們雖然具有Satyam Shivam Sundaram的原理,卻不能夠了悟自己的真、美、善。只有了悟了真、善、美的原理,才能了解人性的真正意思。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96年7月15日的神聖講道
8/22 《賽的啟發》
為什麼無論情況或環境如何,我們的行為都應該正當?薄伽梵今天慈愛且強調地教導我們!
若我們奉行達摩(Dharma,道德,義,正當的行為),我們內在的神性自然就會顯現出來。達摩不該僅限於嘴巴說說。人被視為義的化身,但如果他不過著合乎達摩的生活,他就配不上這個頭銜。每個人都應該了悟到,與神性合一是生而為人的生命目標,因此,培養對聖靈的信心是每個人的責任。隨著信心的增長,如果一個人過著獻身於 Dharma、Satya 和 Neeti(達摩、真理和正義)的生活,他將實現人生的目的。不遵循達摩的人是地球的負擔,當他離開這個世界時,他累積的所有財富都不會伴隨他。贏得神的恩典比贏得世上所有的財富更重要。培養對神的愛並實現那種文字無法形容的極樂。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4年1月19日的神聖講道
8/21 《賽的啟發》
我們該如何淨化心念,以便讓修行有成果?薄伽梵今天親切地指出並指導我們。
如果一個人無法從中獲得任何舒適和便利,那麼擁有龐大的財富又有什麼用呢?即使湖裡有充足的水,狗也只能舔水而不能用喝的。守財奴的命運也類似。今日的人擁有各種各樣的知識、財富、權力,但是有什麼用呢?邪惡的貪婪性使所有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毫無用處。由於Kali Yuga(我們所處的這個末法時代)的影響,今天的貪婪沒有止境,人們既不把財富用在自己身上,也不與他人分享。不與人分享財富無所謂,但他還見不得別人幸福。即使是動物也不會做出愚蠢的掩飾行為和邪惡的掠奪行為,但今天的人類卻充斥著這種缺陷。如果不去除這些缺陷,像 japa、dhyana 和 puja(持名、冥想和敬拜神)這樣的修行就會變得毫無用處。敬拜神而沒有愛,虔誠而沒有信心,是沒有用的。一個人也許沒有任何知識,也許沒有聽經典的教誨,也許不明白其內在意義,但只要他有愛和信心,就足夠了。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96年7月15日的神聖講道
8/20 《賽的啟發》
為什麼正確的行為和靈性智慧對於平靜地過生活很重要?薄伽梵今天慈愛地教導我們。
Dharma (達摩,道德,義,法)和 Jnana(般若智慧)是天賜予人的兩隻眼睛,用來發現他自己的獨特性和神性。達摩為個人、團體或社會指出應該遵循的正確道路。違背達摩的人,達摩會毀滅他。達摩會護佑那些保護它的人(護法者,法護之。違法者,法毀之。)。經典宣稱:「有法之處,必有勝利」。最高之法,莫過於真理。法的大廈是建立在真理的基礎上的。 Nyaya(正義)是達摩的一個基本屬性。社會、國家、個人,只有遵守正義,才能榮耀四射。正如一個人靠從事農業、商業或職業來獲得財富一樣,一個人也必須透過遵守道德和達摩來獲得功德和神恩。然而,光是達摩是不夠的,雖然達摩導致正確的行為,但獲得般若知識(Jnana)也是必要的。真正的知識,是了解宇宙背後的一體性。生命中所有痛苦和問題都源自二元感。一旦去除「我」和「我的」的感覺,就能意識到無所不在的神性!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4年1月19日的神聖講道
8/19 《賽的啟發》
在Raksha Bandhan這個吉祥日子,當我們慶祝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時,薄伽梵慈愛地提醒我們,我們也必須如何擴展這種愛。
社會賦予你各種力量,你生於社會,長於社會,在社會中過生活,難道你不該感謝社會為你做了這麼多事嗎?不幸的是,今日的學生缺乏這種寬廣的情感,他們過著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只關心自己和家人。如果你過著這樣自私的生活,那誰來照顧群眾呢?所有人都是神的兒女,大家都是兄弟姊妹,因此,要努力謀求所有人的進步。相互合作,彼此包容,不容許任何衝突,這樣來建設社會。培養忍耐和同理心的品質。團結一體是非常必要的。你們應該把團結的原則付諸實踐,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團結。團結並不是僅僅意味著互相打招呼「你好、你好」,更應該反映在實踐中。你們應該團結共事,團結有很大的功德。因此,學生應該培養寬大的情懷和寬廣的胸襟。讓 hridaya(心,心量)擴張。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96年7月15日的神聖講道
8/18 《賽的啟發》
我們在愛與服務這條路上要如何進步?活在愛中必須對我們起什麼作用?薄伽梵,至高之愛的化身,今天向我們解釋!
你必須從已知走向未知,那樣,愛的圈子就不斷擴大,直到它覆蓋整個大自然,直到甚至從樹上摘下一片葉子都會讓你痛苦,使得你不敢傷害它。樹的綠色活力是道的意志的徵兆,它將根深深扎入土壤,樹根使樹免受暴風雨的傷害,牢牢地抓著樹,抵禦狂風的猛烈拉扯。同樣的,如果人的愛之根深入到他內在的神性之泉,那麼任何苦難的風暴都無法動搖他、壓垮他,使他陷入不信。就像一塊糖讓杯子裡的每一滴水都變甜一樣,愛的眼睛讓世界上的每個人都變得友善而迷人。克里希那時代那些心地單純的牧牛女將彼此視為克里希那,她們對神的化身的愛就是如此強烈。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67年5月24日的神聖講道
8/16 《賽的啟發》
我們需要做什麼來開始這個靈性探索?薄伽梵親切地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解釋。
投入神性之中。一遍又一遍地說「神」有什麼好處呢?今天,有許多人熟背整部《薄伽梵歌》,他們知道每節經文(sloka),但他們看不到自己的悲傷(soka)的盡頭。為什麼?你只要將其中一首偈頌付諸實踐,那就夠了。火柴盒裡有五十根火柴,但只要一根火柴就能點燃任何大小的火,不需要全部五十根。同樣的,你的內在有五種人類價值──Sathya、Dharma、Shanti、Prema 和 Ahimsa(真、義、和平、愛、非暴力),實踐其中之一,那就足夠了。 Prema(愛)是基礎,以愛心說話──那就是真(Satya)。帶著愛心去行動 ──它們就是是合於義(Dharma,達摩,義)的行動。懷著愛思考,你就會體驗到和平(Shanti)。懷著愛去探究,那會轉化為非暴力(Ahimsa)。有愛的地方,仇恨就無容身之處。有光的地方,黑暗無處容身。
- 1995 年 5 月 20 日,夏日涼雨
8/15 《賽的啟發》
今天,我們的國家和整個世界需要什麼才能進步?今天,在我們慶祝印度獨立日之際,薄伽梵慈愛地、強調地提醒我們!
讓我們一起行動,一起成長,提倡我們共同獲得的知識。讓我們和諧相處。婆羅多(印度古稱)總是孕育出大量優秀的人才──聰明、勇敢、英勇、奉獻、強壯、有德。然而我們卻被外國人征服了。為什麼?因為沒有團結在一起。因此,婆羅多在入侵者手中受到奴役和無數不公平的對待。學生必須培養團結精神。國家的聲譽和未來的繁榮取決於學生的行為。要確保你的行為是適當的。婆羅多的所有未來領導人都出自今天的學生。 「趁早出發,慢慢行駛,平安抵達。」從學生時代開始,就把國家福祉當作首要目標銘刻在心。學生進入社會,要做有行動的人。要懷著自信,在無私的志業中贏得勝利,這就是母親印度迫切需要的。今天,人們鼓吹基於種種標準的新式社會。我們不需要一個新的社會秩序或一個模範社會,只要有具備美德的男學生和女學生就夠了。國家只有靠有德青年才能進步。
- 1995 年 5 月 20 日,夏日涼雨
8/14 《賽的啟發》
教育扮演什麼角色來讓我們的人生有價值、符合人性?薄伽梵今天親切地解釋並啟發我們。
人類價值不能靠閱讀或聽演講來實踐,它們必須靠自己努力去培養。各位同學!真正的教育在於聖化你說出的每句話,以及淨化你的每一個想法和行為。謙虛是基石,培養謙遜是第一步。曲恭折腰,修復感官,終結妄心,此乃獲得永生之關鍵也。人類價值不僅對學生來說不可或缺,每個人都必須實踐人類價值,才表示他真正是人。當一個人宣稱他是一個人時,這只是半真,他還必須宣稱他不是動物。拋棄動物特性,實踐人類價值,才能讓人完全是人。今天,我們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科學等各個知識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在靈性方面的研究甚至連碰都不碰一下。我們所有的知識都止於對物質、植物和生物的研究。教育必須超越這些,達到對「道」的了解,那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任務是把人培養成理想的人、成為模範。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7年9月24日的神聖講道
8/13 《賽的啟發》
什麼是修行成功的晴雨表?尤其是去百善地尼樂園朝聖,應該對我們起什麼作用?薄伽梵今天慈愛地教導我們。
你是否更有愛心?話說得更少?更熱忱的服務他人?這些是禪定有成的徵兆。你的進步必須透過你的性格和行為來證明。禪定必須改變你對眾生和事物的態度,否則它就是一場騙局。即使是一塊巨石,經過日曬雨淋、熱和冷的作用,也會分解成泥,成為樹的食物。即使是最堅硬的心也能被軟化,讓神性能在其中萌芽。你們來到百善地尼樂園,就像汽車來到修車廠。出去時,必須是一身新漆,所有損壞和鬆動的螺栓和螺母都更換過,引擎清潔過、調整過,所有零件都整齊乾淨、漂亮、無故障、在完美的狀況,準備好在接下來的旅程中快速前進!每一個壞習慣都必須被一個好習慣取代,一點點的惡都不容繼續存在,你的心中必須排除所有的自我主義。這趟朝聖之旅,你必須獲得這樣的成果,下決心這樣吧!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69年1月13日的神聖講道
8/12 《賽的啟發》
我們應該向蓮花學習什麼並努力效法?薄伽梵今天親切而甜蜜地提醒我們。
所有宗教都一致認為心是聖靈的所在地。印度教經典宣稱,心是神的廟宇。神聖的奧義書有提到心,稱其為「道」居住的洞穴。聖經上說,有純潔的心的人,能看見上帝。穆斯林認為心位於真主的兩根手指之間。錫克教的開山祖師Guru Nanak宣稱,只有擁有一顆純潔的心的人才能被視為真正的錫克教徒。所以各種信仰都這般地確認了心是神的居所。許多偉大的靈魂都體驗到心如蓮花。蓮花雖然植根於淤泥,成長於泥巴水中,卻綻放出純潔無染的花朵。當蓮花張開花瓣仰望天空時,它似乎在說:「主啊,請來住在我裡面。」雖生於淤泥,卻不在泥中打滾;浸在污染的水中,卻不受污染。這是蓮花給人類上的一堂偉大的課:「雖然你生活在一個敗壞的世界中,出生在一個不義社會的污泥中,但你必須將你的心念轉向神,讓你的心成為神的聖殿。 」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4年7月14日的神聖講道
8/11 《賽的啟發》
怎樣才能從這場「清醒的夢」中醒來呢?薄伽梵今天為我們做了一個精彩的解釋。
你怎麼可以滿足於活在這個虛幻的世界裡,並收集和依賴那些虛幻的知識呢?去認識那超越所有幻象的「無位真人」,祂是這個幻象的創造者,在此幻象中,透過這個幻象,祂被顯露出來。世俗的知識是暫時的、特殊的、有限的、個別的,它如何能揭示那永恆、普遍、無限、絕對的「道」?吠陀經有答案,它要我們分析我們的夢境體驗。夢是不真實的,是虛幻的。然而,只要我們在做夢,這種體驗就是真實的。通常在夢中,由於虛幻經驗本身造成的結果,對夢的覺知透過害怕、恐怖、痛苦或興奮而產生,以致做夢的人醒了過來,夢被摧毀。是什麼使人醒過來?夢本身對夢的摧毀提供了幫助。同樣的,在這個「醒著的夢」中──在這個虛幻的世界裡,每一次清醒的經驗都被認為是真實不虛──一些對Mahavakyas(奧義書中的偉大箴言)的體驗或吠陀經中這些箴言的吼聲,喚醒人進入更高的覺知。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70年11月22日的神聖講道
8/10 《賽的啟發》
有一段重要的祈禱文,能夠將我們從身心靈複合體中喚醒,並幫助我們活在愛中,那是哪一個祈禱文?薄伽梵親切地解釋了我們大多數人都有在念誦的一段祈禱文的意義。
放棄必須拋棄的東西,知道什麼是必須獲得的,然後,極樂就會成為你不起漣漪的本性!放棄這個世界是真實不虛的觀念;去知道真我的真實不虛,抵達那源頭──「道」!這就是你們每天在學院上課前唱誦的奧義書禱文的意義:「Asato ma Sat gamaya:引導我從虛幻走向真實; Tamaso ma Jyotir gamaya:引導我從黑暗走向光明; Mrityor ma Amrutam gamaya:帶領我從死亡走向永生。」這個祈禱文是請求被引導,從這個一再被重建,又一再瓦解的世俗世界,進入不變不易的「道」!黑暗象徵無明,它使人認為自己是身體 + 感官 + 心念 + 理智這個複合體。那光明讓人看到神聖的真我(阿特曼)核心,其餘的一切都是被錯誤知見的迷霧疊加上去的。死亡只會影響到身體 + 心念的複合體。當我們被領入光明時,我們就會意識到我們是不死的阿特曼,因此我們變成永生不死。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3年1月8日的神聖講道
8/09 《賽的啟發》
為什麼我們不應該彼此互相比較呢?當我們內心產生嫉妒或驕傲的感覺時,我們該如何糾正呢?薄伽梵今天親切地指導我們。
喜歡拿自己跟別人比,是非常錯誤的。沒有兩樣東西或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即使是同卵雙胞胎也會各自以不同的生活方式成長。樹上的幾百萬片葉子,沒有兩片是完全相同的。植物學家知道這個特性。地球上有數十億人,然而是哪一台印刷機把每個人印成一個新穎的樣子?這就是上帝的榮耀!一家公司製造數百萬個完全一樣的盒子,所有這些盒子都可以用同一組鑰匙鎖上和打開。人是上帝創造的,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本性、品質、潛力和命運,所以怎麼能拿自己與他人比較而感到得意或絕望呢?我們說他長得高,並因為自己矮而沮喪。我們為自己好過別人而自豪。這些想法實在很愚蠢!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3年1月8日的神聖講道
8/08 《賽的啟發》
各宗教和他們所宣揚的實踐作法,其真正目的為何?薄伽梵今天清楚地向我們解釋,讓我們成為自己宗教信仰的真正實踐者。
每個宗教派別都詳述了他們自己的儀式和敬拜神的模式、靈性成就應有的次第和優先順序,以及他們自己一套關於個人、客觀世界和神的教義體系。這些規範和模式,其目的都是為了淨化心念,並強調一定要奉行高尚的道德。但這一點很快就被忽視了,人們變成看重表面性的遵守和外在的純潔。對個人的擴張和權力的渴求,使每個教派、信仰和宗教都變得僵化和枯燥。今天,我們非常需要去發現所有信仰的內在泉源,這個內在泉源提供養份給外在儀式。稍稍靜下心來研究一下,就會發現,有一股熱衷于道德和追求靈性境界的伏流。一般用來指稱宗教的字是 matha;用來指心念的字是 mathi。把這兩個詞放在一起,吾人可以說,matha 主要是在或應該是在矯正和強化 mathi。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76年10月1日的神聖講道
8/07 《賽的啟發》
我們應該如何訓練心念,使其固執於崇高的思想與作法?薄伽梵今天以令人難忘的例子向我們慈悲地解釋!
心念受到錯誤價值觀的影響,試圖拋棄對它有益的東西。我們必須教育孩子能認識那些堅硬、可咀嚼的食物的價值,這些食物孩子一開始並不歡迎。同樣地,心念也必須接受訓練來觀想時間、空間和因果背後那浩瀚、無限、壓倒性的雄偉壯麗。首先,它必須建立對人格化上帝的喜好,之後再建立對無名無相非人格的「道」的喜好。非人格上帝的所有名稱和形相都是由心念所賦予的。巴讚、禪坐、持名憶神、遊街唱聖歌 ──這些都是那種教育的步驟。藉由與道合一而得到極樂,就是大功告成。一個生病的人,只要還在生病,就必須自己吞下止咳藥水,不管藥有多苦!一個人若患有無明之病,因而受到自我主義和不滿的折磨,那他就必須服用 japa-dhyana(持名和冥想)這種藥。過度迷戀世俗之物這種病,只有靠對神的執愛這劑藥才能治癒,而這種執愛是靠持名及禪坐培養出來的。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70年11月22日的神聖講道
8/06 《賽的啟發》
在靈性追求中取得成功的最佳瑜伽或途徑為何?薄伽梵今天以最慈悲的方式向我們揭示!
有一些人被各種法門,像是哈達瑜伽(Hathayoga)、克里亞瑜伽(Kriyayoga)或王瑜伽(Rajayoga)所吸引,這些法門聲稱可以幫助人們明心見性。但是,我必須告訴你,這些都不能讓你了悟上帝,我是用最強調的語氣這樣說。唯有Premayoga,愛的瑜伽,可以引導你走向上帝。其他瑜伽也許會暫時平息心念的躁動,並可能改善健康並延長壽命幾年,但是它們所能做的就只有這樣而已!你希望在多活的那幾年裡用身體成就什麼好事?如果缺少愛,那它就像一個沉重的負擔,把你壓垮;如果培養了愛心,那麼身體就可以用來服務他人,而不關心身體本身的利益!身體應該加以保護和維持,以便可以用它來為他人服務,或趁你還在身體裡時明心見性。有些人嚴格按時持名、靜坐、等等,當然,這是好習慣,但是不要連人家來找你去幫助某位急需幫助的人時,你還是堅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如果你放棄冥想而去服務他,那你的服務將比你的冥想讓你受益更多!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70年11月22日的神聖講道
8/05 《賽的啟發》
如何才能將簡單的修行昇華並贏得神恩?薄伽梵今天慈愛地揭示並鼓勵我們。
我們可能會問,一個沉浸於相對知識的人如何意識到真如自性?但我們沒有理由絕望,也沒有理由譴責自己卑劣卑微,因為,當小人物做出重大決定時,他們會得到大人物的鼓勵。在《羅摩衍那》裡,當那隻小松鼠決定參與建造跨海通道時,它不是得到了主羅摩的祝福嗎?松鼠知道自己提供的幫助只是微乎其微,但那種奉獻之心贏得了神的恩典。然而人卻不透過崇高的目標來昇華那些微小的靈性努力。他們進行巴贊、敬拜神和冥想,但這些都是鍛鍊身體!心念沒有將它們提升為真誠,心念沒有宣洩或在其中振動,因此它們仍然停留在人的層次,沒有上升到神的層次。 「小雨淋一陣就能填滿一個湖嗎?口水能解渴嗎?吸一口氣然後屏住呼吸,就能填飽肚子嗎?燃燒草葉就能得到火紅的碳渣嗎?」一位詩人如是問道。如果需要木炭,必須燃燒原木;唯有傾盆大雨方能填滿一個湖;唯有一杯涼水可以解渴,最起碼要這麼多!心必須完全奉獻給神。虔誠奉愛必須充滿心中並溢出來。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3年1月8日的神聖講道
8/04 《賽的啟發》
我們應該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玩我們的人生遊戲,我們要如何對待所有的噪音和混亂?薄伽梵今天用相關的例子親切地提醒我們。
一如所有的河流都奔向大海,讓你所有的觀想都流向上帝。這齣戲是祂的,劇中角色是祂的禮物,台詞是祂寫的,祂決定服飾、手勢和語氣、進場和出場。你要演好你的角色,並在落幕時得到祂的稱讚。靠你的效率和熱情來贏得權利,得以扮演越來越高的角色,這就是生命的意義和目的。不要太執著於這個世界,也不要太捲入其糾纏中。始終控制住你的情緒。海浪只攪動海洋的上層;下面很平靜。同樣,當你沉入內心深處時,你必須擺脫那些海浪的攪動。要知道大多數東西都沒有持久價值,因此可以掃到一邊去;只緊緊抓住有實質的東西。運用你的辨別力來發現哪些東西是廢物,哪些東西是寶藏!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70年6月9日的神聖講道
8/03 《賽的啟發》
如何時時檢視自己在靈性道路上有所進展並走的值得?薄伽梵今天親切地解釋並啟發我們。
就像溫度計顯示身體的溫度一樣,你的言語和行為舉止也顯示出你的心理配備和心態,並顯示出你的世俗心發燒到幾度。這些言語和行為必須純潔,不帶一點仇恨或驕傲等激性情感。平和地說話,促進他人的內在和平。如果你的言行都不像個人,那持名和禪坐又有什麼用?爬行於野獸的泥濘中,如何能指望接近神?在這一天,下決心淨化心念中的雜質,這樣它才能發揮它應有的的功用,讓你能吸收它傳達的啟示。追求心靈平靜的人也必須減少需要照顧的行李;行李越多,操心的事就越多。客觀的財產和主觀的慾望,兩者都是明心見性這場賽跑途中的障礙。堆滿廢物的房子會陰暗、佈滿灰塵,並且沒有新鮮空氣自由流動;會很悶、令人窒息。人體也是一棟房子,不要讓它堆滿古董、小飾品、垃圾和多餘的家具,讓「神聖性」如微風般任意吹過,不要讓盲目無知的黑暗褻瀆它。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69年10月12日的神聖講道
8/02 《賽的啟發》
贏得神的恩典需要多少小時的努力?薄伽梵今天慈愛地提醒我們並激勵我們。
你應該祈求主給你力量去承受一切煩惱和面對一切困難。只要你有主的恩典,甚至只有一顆原子那麼一點,如山一般的煩惱就可以被克服。聖者柴坦亞宣稱:「人如果把花在擔心財富、吃的用的、妻子、孩子、朋友和生意的時間,撥出一小部分,用來沉思神的蓮足,那他就可以毫無恐懼地面對死亡的使者,並跨越生死輪迴的大海。」沒有必要花很多時間來祈禱,如果能全心全意地思念神並獻上自己,哪怕只是片刻,那就足夠了。劃燃一根火柴,就能驅散封閉多年的房間裡的黑暗。星星之火就能燒掉堆積如山的棉花。同樣地,全心全意念誦羅摩聖名,甚至只是一次,就能摧毀堆積如山的罪業。但是不要像播放留聲機唱片那樣機械式地念誦,它應該發自內心深處。
-神聖話語,1989 年 4 月 14 日
8/01 《賽的啟發》
神的永久地址為何?薄伽梵今天慈愛地提醒我們。
有一次,虔誠仙人那拉達(Narada) 出現在毘濕努神面前,說道:「主啊!我遊走於三界,我知道過去、現在和未來。如果我想向您傳達任何特殊訊息,我應該發送到什麼地址?我不要您的臨時地址,您的永久地址為何?」。毘濕努回答說:「那拉達!記下我的永久地址:Mad-bhaktah yatra gayanti,tatra tishtami,Narada(無論我的奉獻者在哪裡歌唱我的榮耀,我就將自己安置於該處)。」人們把巍崑塔、凱拉斯峰、巴德里納特、凱達爾納特(Vaikunta, Kailasa, Badrinath, Kedarnath)這些地方當成是上主的住處,這些地方都只是「轉遞」地址。直接的地址只是奉愛者的心。正如梵歌所說:「上主居住在眾生的心中。」由於上主無所不在,因此祂同樣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 所以上主被形容為Atma-Rama ──祂的寓居令阿特曼(心)快樂!
-薄伽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於1989年4月14日的神聖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