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1 種子班110下 戶外活動-6

2022.03.31 種子班110下 戶外活動-6

今天戶外活動,帶小朋友到古亭河濱公園看花海,尋找春天的氣息,並挑戰從自來水園區走回祥笛。一路上通過長長的的溜滑梯,因為沒有其他小朋友,在安全範圍內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方式溜滑梯。穿過愛心形的拱門,看見規劃的花景,和散落四處,生命力頑強的野花,其中一朵還有生氣的表情喔。穿過草原,跨過水溝,和造景裝置合照,看見許多公園鳥類,鴿子、八哥、斑鳩、喜鵲、烏秋等等。中場休息喝口水,吃兩顆聰明丸,繼續前進,發現美麗的天堂鳥花和落滿地的木棉花,在河邊讓小朋友對著河大叫,這就是春天的氣息吧!最後爬過陸橋,一路平安的走回祥笛。

反思:
1.多上一些運動型的戶外課,小朋友比想像中有體力。
2.善用團體動力和激勵的言語,能讓走不動的同學精神百倍。
(當然,還有祥笛的聰明丸!)
3.健康的小朋友喜歡到開闊的地方奔跑和吹吹風。
2022.03.30 種子班110下 故事課-4

2022.03.30 種子班110下 故事課-4

繪本《小蕃茄的滋味》
認識小蕃茄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繪本說故事,這本書也跟小朋友提到要吃到好吃的小蕃茄,需要用對土地友善的方式來種,最重要的是,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不會傷害到動物。而吃到果實在身體裏也會有更多的營養,幫助我們長的更高更強壯。在栽植的過程中,遇到氣侯的變化,在颱風中,不眠不休辛苦的挽救小蕃茄,在等待果實的豐收下,吃下一顆鮮紅的小番茄,將是最甜美的滋味。

手作:蕃茄義大利麵
一開始請小朋友觀察小蕃茄的外觀,問大家有吃到什麼顏色的蕃茄。看來孩子們真的很愛吃蕃茄,一直踴躍發言,接下來就先嚐一直很期待紅紅的小蕃茄,孩子們吃的很滿足,接下來,請孩子先將蕃茄的綠色小帽子拔下,再邀請每一位孩子輪流將蕃茄切對半,將事先準備好的義大利麵、蘋果、鳳梨、葡萄乾、腰果、胡麻醬,一起倒入大鍋中拌均即可。可愛天真的小朋友們,非常興奮,都吃的津津有味,吵著吃第二碗呢!這是一道夏天必吃的涼拌義大利麵,不僅開胃又營養,也是很簡單的料理。
2022.03.29 種子班110下 台語課-5

2022.03.29 種子班110下 台語課-5

課程影音紀錄

今天小朋友搭上陳媽媽的和平列車,聽著《丟丟銅仔》
進教室上台語課了~
火車行到伊都,阿末伊都丟,唉唷磅空內。磅空的水伊都,丟丟銅仔伊都,阿末伊都,丟仔伊都滴落來。
陳媽媽和小朋友分享坐蒸汽火車過山洞的趣味,小朋友因參觀過鐵道部園,也開心的回應火車要吃煤炭喔。接著分享台語童謠《坐飛機》

坐飛機,看天頂;坐大船,看海湧;坐火車,看風景;坐公車,錢卡省;坐牛車,順續挽龍眼。
認識5種交通工具,還和家臻老師約好下次要去濱江果菜市場看飛機。

最後複習《春天佇陀位》
歌詞:春天佇陀位,我去問花蕊,花蕊講伊才睏醒,叫我去問露水;春天佇陀位,我去問露水,露水講伊咧曝日,叫我去問白翎絲;春天佇陀位 ,我問白翎絲,白翎絲講水牛咧等伊,叫我去問貓咪;春天佇陀位 ,我去問貓咪,貓咪一直哈唏,續咧擱洗面,叫我去問阿弟;春天佇陀位,我去問阿弟,阿弟目睭笑微微,原來春天佇遮避。阿弟目睭笑微微,原來春天佇遮避。小朋友學著阿弟笑微微,原來春天躲在笑咪咪的眼睛𥚃~
2022.03.28 種子班110下 創作課-6

2022.03.28 種子班110下 創作課-6

連續好幾週捏塑恐龍,今天換換口味來畫畫吧。先分享繪本《100層的巴士》,帶小朋友做簡單的摺疊書。故事從一位巴士司機開始,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想做不一樣的事,開往從沒見過的小路吧!一路上越來越多人上車,最後雙層巴士不斷加蓋,變成100層,人們總問巴士往哪裡去?司機先生回答:「任何地方!」,就像一場未知的探險,大家紛紛加入,直到車子拋錨,意想不到的是,巴士的旅程還沒結束…

書中有一頁長長的摺疊跨頁,展現壯觀的100層巴士。老師將8開紙短邊對裁,頭尾反摺成4等份,用彩色筆就像蓋大樓一樣,第一層畫1顆果子、第二層是雙鞋子、第三層有3個三角形…看看他們能挑戰到第幾層?畫完還能用膠帶再接一張,大家能畫到100層嗎?跟上學期相比,這次小朋友畫畫充滿自信,大家都很會畫,都畫到第八層,還有小朋友要接白紙回家繼續畫,對於自己的畫十分滿意。

反思:
1.除了潛能激發,簡單的課程也很好。
2.可加入媒材變化,如1-4層鉛筆,5-8層彩色筆等,或第一張是黃色、第二張是紅色,畫到第4張就有金色等等。
3.保持彈性,因應時間調整做簡易版或進階版。
2022.03.26 110(下)週末班活動記錄-4

2022.03.26(六)
110(下)小樹班活動記錄-4

小樹班(小四至小六)
時間:下午2:00-4:00
1.淨心活動:暖身瑜珈、走圈、默念21次太陽神咒與做光的冥想,為世界祈福。
冥想後一起聽巴巴校長説故事:《跟隨智者》並分享心得。
2.分享勵志小語:
Don't look forward to tomorrow, don't miss yesterday, to grasp today.
不懂憬明天,不留念昨天,只把握今天。

【本週任務】請執行一項「惜時計劃」,找一天做記錄,先檢視自己的時間運用是否合理?會不會忙得像隻無頭蒼蠅,到睡前卻一事無成?接著再撿討,生活中有哪些閒暇時間,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被浪費掉了?比方說:我發現自己每天寫作業只花1小時,卻額外花將近2小時上網瀏覽,這些零碎時間,可以拿來背英文單字

3.手作活動:
今天延續上週六的恐課龍,老師準備3個範例,第一個是用輕紙土混廣告顏料,上色黏上強化造型;第二個是以彩色筆點描斑紋質感,也可兩者混搭更多變化,讓上週有做三角龍的同學參考,第三個是用純粹以黏土揑塑而成的小腕龍。有4位同學上週沒來,看到範例後想做內有骨架的大腕龍,我們迅速凹鋁線結構骨架、包鋁箔、黏土混色、包覆成形。同時也看看,三角龍區,有人以黏土捏塑的小氣球裝飾,塗上五顏六色好像在開恐龍派對,有人創意大爆發設計出異想天開的造型,每個人在操作中自然找出完善恐龍的方式。腕龍區也不甘示弱,用剩餘黏土捏出可愛的小腕龍,或是讓大腕龍長出翅膀,時間很快的過去,大家好比參與了一場恐龍嘉年華會。
2022.03.26(六) 110(下)大樹班活動記錄-4

2022.03.26(六)
110(下)大樹班活動記錄-4

大樹班(國、高中生)
時間:上午10:00-12:00
1.淨心活動:默念21次太陽神咒與做光的冥想,為世界祈福。
2.分享賽的啟發:
《尊重萬物》
如果你想受到別人的尊重,必須先要尊重每一個人。不論貧、富、貴、賤,每個人都有自尊心。你必須試著維持自尊。如果你意識到自尊,就會尊重萬物。
If you want to be respected by everyone, you should respect everyone. Everyone has the same self-respect whether he is rich or poor, high or low. You should try to maintain your self-respect. If you are conscious of your self-respect then you will respect all.
-Divine Discourse, 23rd Nov 2001.

3.社區服務:
今天是一個月一次的服務課程。我們到王貫英圖書館整理藏書,一路上問同學,幾乎都很久沒來圖書館了,除去課業需求,專門來圖書館看有趣的書似乎成為古時候的事,倒是有同學在整理書時重新發現這件事(王貫英新書數量不少),記下書名再繼續打掃吧。從擦書櫃和排整齊中能發現哪些區域很久沒有人看,厚厚的灰塵,看外觀就知道年紀比較大的書,我們一視同仁擦拭整理,心念回到服務本身,時間就會過的飛快,當中有同學收到陌生阿姨的感謝,感覺很開心,沖洗抹布後集合,離開圖書館,下次我們會再來。
2022.03.25 種子班110下 捏麵課-5

2022.03.25 種子班110下 捏麵課-5

課程影音紀錄

❴美麗芬芳的花朵-2❵
課程緣起:
栽種一朵花需要「陽光、空氣、水、土壤還有等待」
培育孩子也需要「陽光、空氣、水、大地還有愛」讓孩子健康成長。
祥笛歌曲:祥笛花園

課程操作:
1.上課前發下關於植物成長所需的書本:水、空氣、陽光、昆蟲、花朵....孩子們很聰明一下子就瞭解這樣的環境是植物成長的重要元素。這些小書都在祥笛圖書室,孩子們很喜歡借閱喔!
2.發下超輕土、綠色包裝紙、筷子、雙面膠和上個星期完成的花瓣,今天我們就把花朵完成囉~
過程中孩子急著將葉子黏上,所以輕率的畫上葉脈,但經過美雲老師提醒葉脈是植物的血管可以讓植物輸送養份,祖聿哥哥和艾林姊姊便認真地畫上許多葉脈、牧澄和采鈺一路跟隨哥哥姊姊的腳步,不慌不忙、不疾不徐地,老師覺得孩子們的童真和良善就像花朵般讓人著迷。
3.完成花朵後我們帶著花到花園與陽光、空氣、水、土壤、昆蟲還有曬著太陽的老爺爺打招呼,願將歡樂帶到花園也將美好的花園帶回心裡。
4.本週孩子們回家想一想:
如何對愛護我的人表達謝意呢?
2022.03.24 種子班110下 戶外活動-5

2022.03.24 種子班110下 戶外活動-5

今天我們來到中正紀念堂看展覽和衞兵交接。一樓展出逗陣遊臺灣 3D藝術展,錯視3D壁畫有清境農場、七股鹽山、龜山島、台東熱氣球嘉年華等,從特定角度看會十分立體,呈現小朋友坐在熱氣球頂,或從鹽田堆溜下的效果,同時周邊空間還有陶藝、鹽雕的作品呈列,我們還走到達利展覽商品區,老師用達利的複製圖到抱枕向小朋友介紹這位瘋狂的藝術家,那尖尖的鬍子和軟趴趴的時鐘。
走上3樓,有民主裝置和書畫篆刻展,我們看了一會兒便搭電梯到4樓,看衛兵交接,站衛兵的阿兵哥身體不能動,眼睛不能眨,操起搶來雄壯威武,小朋友們專注的看著很令他們讚嘆又有點害怕,直到交班完都目不轉睛的盯著。結束後我們走向捷運,經過冰淇淋小店和池塘,小朋友想吃冰淇淋又想餵魚,但時間不夠,只好相約下次再來。

采鈺這時候想起媽媽紅了眼眶、牧澄越走越軟最後吐了…采鈺大方的分享了衛生紙和新口罩,小朋友們乖巧地互相照顧,老師立馬攔下計程車,快速的回到祥笛休息了。

反思:
1.下次出門要備好衛生紙、新口罩和塑膠袋,以備不時之需。
2.對於小小孩,活動不能變化太多。
3.抓東西是小朋友的本能,最好從參觀動線保持安全距離。
2022.03.23 種子班110下 創作課-5

2022.03.23 種子班110下 創作課-5

這一堂課要完成三角龍,也就是在上週做的鋁線骨架上讓恐龍長肉。先在電腦看圖片、影片複習三角龍的特色:有三根角、頭上有大大的盾牌、鸚鵡的嘴巴。進教室後發下黏土,這次不用彩色筆,使用小罐螢光色廣告顏料,撕一小塊黏土像沾醬油一般沾上顏料,再用大塊黏土包起來揉勻。糊骨架時提醒小朋友記得不要露出鋁箔,只留下三根角的鋁線。用混另一種顏色的黏土補上,小朋友糊的很快,而且都很有信的説,我自己會做!

大致完成後,老師只要協助調整一些細節,如像鸚鵡的嘴巴。其他大多都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完成,大人甚至做得比小朋友還投入,恐龍的魅力不分年齡,完成後看著桌上繽紛的三角龍大家都很滿意,期待明天乾燥後就能帶回家了。

反思:
1.動手實作時間要加長,縮短前面影片時間,讓小朋友有充裕的時間自主性強化恐龍。
2.操作再簡化,如果主題是捏塑,就不用強化混色的操作,單純讓小朋友專注於揑塑。
3.可以留些時間自由創作,揑塑一些小物件與恐龍互動,如恐龍的食物、小玩伴,讓小朋友更投入想像情境。
2022.03.22 種子班110下 台語課-4

2022.03.22 種子班110下 台語課-4

課程影音紀錄

上課照常先來複習台語八聲調。小朋友已熟悉的跟著音樂唱和~
*台語八聲調童謠《動物園》

今天帶小朋友念一首新的台語兒歌《火車和火雞》,火車的聲音是「嗚 嗚 嗚」,火雞的叫聲是「咕嚕 咕嚕 咕嚕」,火車如果發出「嗚 嗚 嗚」的聲音,火雞就跟著叫「咕嚕 咕嚕 咕嚕」,感覺就像是在互相較勁,很有趣喔。
接著複習台語繪本《摃槌仔龍ChhǑe媽媽》,因為小朋友都聽熟了,也聽懂了,聽得很開心。

春天來了!最後陳媽媽分享台語繪本《春天佇陀位 》,附上音樂劇的線上連結,歌詞也很有詩意,請家長幫忙讓小朋友先聽熟了,謝謝!
《春天佇陀位》線頂音樂劇
歌詞:
春天佇陀位,我去問花蕊,花蕊講伊才睏醒,叫我去問露水;春天佇陀位,我去問露水,露水講伊咧曝日,叫我去問白翎絲;春天佇陀位 ,我問白翎絲,白翎絲講水牛咧等伊,叫我去問貓咪;春天佇陀位 ,我去問貓咪,貓咪一直哈唏,續咧擱洗面,叫我去問阿弟;春天佇陀位,我去問阿弟,阿弟目睭笑微微,原來春天佇遮避。
《春天佇陀位》MP3
2022.03.21 種子班110下 故事課-3

2022.03.21 種子班110下 故事課-3

繪本 《安的種子》
這是一本關於等待的故事,來自大自然的法則的認識,尊重和順應。故事的內容如下,老和尚把幾千年前的蓮花種子分送給三個小和尚,一個名字叫本,一個名字叫靜, 一個名字叫安。本很急燥,想搶功,在寒冷下雪的冬天裏,把種子種在雪地理,結果種子死了。靜把種子種在好盆好土裡,珍藏在屋中,運用看書查知識,加以保護,但沒有陽光、空氣,種子也死了。安不慌不忙,等待著季節,工作照做,日子照過,直到春天來了,天氣暖和,池塘水滿,才把種子種在池塘。他把種子種活了,在夏天開出美麗的蓮花。

種子是生命,是愛,安將種子放在小布袋裡,掛在胸前,他告訴自已要懷著希望、有所求,但順其自然,享受生活的過程,享受平凡瑣碎的小事、享受等待。
2022.03.19 110(下)週末班活動記錄-3

2022.03.19(六)
110(下)小樹班活動記錄-3

小樹班(小四至小六)
時間:下午2:00-4:00
1. 淨心活動:暖身瑜珈、走圈、默念21次太陽神咒與做光的冥想,為世界祈福。冥想後一起聽巴巴校長説故事:《言語的力量》並分享心得。
2.分享勵志小語:
Wise men build bridges, foolish men build barries.
智者造橋,愚者築牆。
本週任務:
請執行―項「造橋計畫」,想一想,生活中有那些事情,你所想的跟家人或朋友所想的不一樣?請你試著好好溝通:先肯定別人的用心,再闡述自己的想法。例如:媽媽,謝謝您關注我的課業,但是學校的事已經夠忙了,我不想再去補習,可以嗎?我會每天算十題數學,請給我機會好嗎?竭誠歡迎各位的分享。

3.小樹班手作活動:
今天上手作課,挑戰在一堂課完成內有骨架的恐龍。老師在桌上擺了在種子班示範的成品,有純黏土捏出來的腕龍、劍龍,有骨架的甲龍和三角龍,同學們開心的玩起疊疊樂後,一致決定挑戰三角龍。老師先說明化石的由來和骨架概念,並用平版播放不同種類的三角龍與比例圖片,接著發下鋁線,配合白版畫的圖,快速捏出三角龍的頭、尾、四肢、頭盾和三隻角。骨架外包覆鋁箔加固,完成後將輕紙土用彩色筆混色,再糊上骨架到沒有鋁線與鋁箔露出。大家集中精神而且發現其中的樂趣,有同學的骨架一隻腳沒著地,剛好變成抬起腳跳舞的三角龍;尾巴上彎的,剛好支撐後腳,讓前腳抬起站立,大家太投入了,即使完成仍然依依不捨的調整細節。三角龍的頭盾上有豐富的紋路,甚至像蝴蝶一樣模仿掠食者的造型花紋,等到下週黏土乾燥,就能為自己的三角龍設計外型了。
2022.03.19(六) 110(下)大樹班活動記錄-3

2022.03.19(六)
110(下)大樹班活動記錄-3

大樹班(國、高中生)
時間:上午10:00-12:00
1.淨心活動:默念21次太陽神咒與做光的冥想,為世界祈福。
2.分享賽的啟發:
《靈修的重要》
生命的尊貴有賴於不斷地從事靈修的練習。沒有了這項練習,生命便墮落了。舉例來說,鑽石經過切割、琢磨之後便加值了。同樣地,黃金從礦石中開採出來,經過粹鍊就會變得精純、價值不斐。相同地,要將生命由不重要提升到莊嚴出眾,靈修是必要的。
The refinement of life calls for continuous spiritual practice. Without such practice, life gets degraded. For instance, a diamond gets enhanced in value when it goe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utting and faceting. Likewise, gold, taken out as ore from the earth, becomes pure and valuable after refinement. In the same manner, sadhana (spiritual practice) is necessary to elevate life from the trivial to the sublime.
-Bhagawan Sri Sathya Sai Baba, Vol.IV., P.98.

3.議題分享:
今天繼續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議題,及烏俄戰爭對台灣的影響。我們延伸討論到民主與民族,和產生這兩者的土壤-歐洲的封建制度。與春秋的封建不同,歐洲封建更加分散多元,諸多國王、貴族、教會、工會等團體彼此非單一的強制隸屬關係,而是如神經細胞般複雜交錯的生態系,透過數百年的穩定契約達到權力的分散與平衡。只要領主克盡職責,異族間如斯拉夫農夫們被日耳曼領主統治是常態,這樣的現象隨著法國大革命民族建構,和第一次世界大戰轉化為現在的民族國家。
原先戰爭是貴族領主的義務,為動員更多力量使一般民眾承擔,同時造成政治權力下放,民族能使一般人迅速分辨敵我,為自己國家而奮戰,舊的民族帝國在民族浪潮下解體。從蘇聯解體出的俄羅斯與烏克蘭也回到民族國家的框架下,並在重建過程產生衝突,民族國家不一定民主,民主國家卻需要民族,來劃定國民的認同標準。戰爭的慘痛激發人們的愛國心,從烏克蘭總統死守基輔到70多歲的阿嬤持槍保衛家園,世界看到烏克蘭保家衛國的精神。
接下來討論到戰爭對台灣造成的影響,如汽油變貴,原物料上漲…還思考我們能做什麼?同學們提到捐贈物資到烏克蘭及對和平的希望,同時設身處地思考,戰爭來臨需要準備什麼,從飲水食物、急救包、手搖收音機、酒精、以及何處是安全場合等,最後祝福烏克蘭,願戰爭早日結束恢復和平。
2022.03.18 種子班110下 捏麵課-4

2022.03.18 種子班110下 捏麵課-4

❴美麗芬芳的花朵-1❵
第一堂課捏塑安靜的小貓咪
第二堂課捏塑奉獻的葉子
第三堂課捏塑即將蛻變的毛毛蟲
第四堂課捏塑花園裏的花朵

課程緣起:
美好人性就像一朵玫瑰,靜靜地訴說著芬芳的語言。
祥笛歌曲:祥笛花園影音

課程操作:
1.出發到附近的小花園前,給孩子們三個提示:A.從土壤長出來(亦翔想到地瓜)B.有香香的味道C.需要澆水(艾林聽完三項提示馬上回答是花)。
2.春天的花有那些呢?我們在小花園𥚃找到小小花瓣的桂花、繁複花瓣的玫瑰花、花瓣像皺紋紙的蜀葵花、花瓣裡有點點的杜鵑花、線狀花瓣的百香果花、長在水裡長長花瓣的蓮花(祖聿說蓮花好像不需要土壤...),還拜訪上回落下樹葉雨的小葉欖仁樹,看見祂的枝頭冒出新芽真開心、和小朋友吹拂蒲公英、和蝴蝶一起舞動,生意盎然的春天,大家要多多接近大自然喔。
3.今天的黏土操作,只有花瓣的部分(花蕊下週繼續完成),老師發下花瓣的顏色後請大家分解成15個小花瓣,再圍著圈排列花瓣,亦翔馬上就開始執行、艾林發現少一片花瓣時,亦翔也主動將自己多的部分送給同學、祖聿和詠宸看著老師的成品也能馬上理解、獨自完成、采鈺對於繞著邊緣黏上花瓣還不是很理解,但很安心地跟上大家。
4.本週請孩子們回家想想看:如何像美好的花朵,散發著芬芳,與人相處/或自處時感到舒服呢?
2022.03.17 種子班110下 戶外活動-4

2022.03.17 種子班110下 戶外活動-4

今天我們戶外課連續第四堂參觀台灣博物館四館:從古生物館、本館、南門分館和鐵道部園區。古生物館動線簡單,主題以恐龍等古生物為主;本館展覽2樓有展出許多台灣動植物標本,十分精彩,B1有兒童遊戲區可以動手操作;南門館有年菜與環保的特展,本身也是樟腦工廠的古蹟,有個儲水池園區、玻璃屋餐廳和兒童閱讀室。

今天參觀的鐵道部園區以鐵路歷史為主,介紹蒸汽火車頭時代的號誌、軌道、隧道等,適合鐵道迷參觀,2樓有電動小火車的場景模型,定時展演從1910年到80年代台北車站的歷史記憶,小朋友看到電動的火車很興奮,大多展間以展示歷史文物深入介紹為主,有古文物展示,小朋友會自然而然想去觸碰,要教導他們認識並注意「請勿觸碰」的標誌,展覽空間算大,若是親子參觀,可以到另一棟兒童遊戲區,有模擬送火車吃煤的小遊戲讓兒童操作,玩完後我們便從北門搭捷運回祥笛了。

反思
1.鐵道部園區主題較深,先給小朋友看蒸汽火車的影片較能建立連結。
2.展覽呈現方式整體中性,說明性強,如何轉化成兒童語言老師得下功夫。
3.又要吸收新知,又要走很多路,小朋友集中力快速下降,未來應以體驗為主。
2022.03.16 種子班110下 創作課-4

2022.03.16 種子班110下 創作課-4

今天要完成摃槌仔龍(甲龍),把上次的今天我們挑戰做三角龍,同樣用鋁線做骨架、鋁箔紙填充。首先帶大家看三角龍化石以及大小比例圖,和電影片段與卡通來介紹三角龍的特色:牠們是植物性恐龍,有大型頭顱,是所有陸地動物中最大之一。有巨大的頭盾,以及三根角,其中眼窩上的兩根觭角非常之長,嘴巴有像鸚鵡一樣的喙。

看完影片,老師拿出事先完成的作品激勵大家的信心,進教室來挑戰吧,即使白板上有結構圖,但只用一條鋁線做三角龍骨架真的很難,但因為是親子課所以可以挑戰,否則只能用鋁箔捏星星了。即使複雜,依然努力地理解跟上操作,是需要親子一同投入才能體驗的難得練習。完成骨架後,把鋁箔揉一揉包住身體做肚子就簡單多了,而且之前練習過,最後在尾巴貼上編號,結束今天的課程。所謂先苦後甘,下週包黏土就相對容易多了。

反思
1.位置安排好很重要,讓每位小朋友都能得到應有的支援,進度才不會落後。
2.大人的鼓勵與支持,可以保持良好的操作環境。
3.小朋友不懂不等於不會進步,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吸收成長。
2022.03.15 種子班110下 台語課-3

2022.03.15 種子班110下 台語課-3

課程影音紀錄

小朋友們排排站,和平列車要出發了。進教室後先來複習台語八聲調。大家已熟悉的跟著音樂唱和~
*台語八聲調童謠《動物園》

接著分享台語繪本《摃槌仔龍ChhǑe媽媽》,因為小朋友都沒見過摃槌仔,一直説恐龍尾巴有一顆石頭,所以從工具箱裡拿出摃槌仔,讓每個小朋友都操作一下,加深印象。
《摃槌仔龍ChhǑe媽媽》

接著複習《十二生肖》:一鼠做頭名,二牛駛犁兄,三虎爬山崎,四兔遊京城,五龍皇帝命,六蛇予人驚,七馬跑兵營,八羊食草嶺,九猴爬樹頭,十雞啼三聲,十一狗顧門埕,十二豬真好命。
小朋友跟著陳媽媽用雙手從1比到12,有點挑戰,要多練習喔,但熱鬧的音樂很吸引小朋友。
唱台語童謠學台語:十二生肖

最後到活動室動動身體,跟著節奏明快的《小鈴鼓》拍拍手和踏踏腳,今天分兩組一起合作。小朋友很喜歡這首音樂,尤其是期待結束時火箭發射的那一刻。
小鈴鼓
2022.03.14 種子班110下 故事課-2

2022.03.14 種子班110下 故事課-2

手作草莓🍓大福
上週認識草莓,這週進階版不同吃法的草莓,一起來手作草莓大福。一上課先覆習上週的草莓水果童謠,再一起將圖卡排出正確的生長順序,孩子們很熟悉的一下子,排出正確的圖卡。接下來,就開始手作,第一步就一起來做麻薯,認識材料:糖、糯米粉、水 。請小幫手輪流將糖及水拌均後,再將糖水慢慢倒入糯米粉,拌均成米漿。在製作過程中,需小心翼翼攪拌,因粉很輕,如動作太快,粉就飛出去,小朋友都很小心的慢慢攪拌,拌均後就放置電鍋蒸。

接下來開始將紅豆泥搓成圓,將草莓包進紅豆泥中,在製作過程中孩子們很開心都完成這項工作-把紅豆泥變得又大又圓。麻薯好後,請孩子們一一出力開始搗麻薯,想吃到又Q又好吃的麻薯,就需要大家合作,一起完成搗麻薯。每位孩子都使出全身的力量,搗的很開心。最後將大福皮捏成球狀,沾粉再桿開,包入紅豆草莓餡,即可完成。因為每位小朋友都期待能當上小幫手,所以,都可以乖乖坐好,耐心等待,輪流操作,製作一份自已的草莓大福。
2022.03.12 110(下)週末班活動記錄-2

2022.03.12 110(下)週末班活動記錄-2

時間:下午2:00-4:00
1. 淨心活動:暖身瑜珈、走圈、默念21次太陽神咒與做光的冥想,為世界祈福。
冥想後一起聽巴巴校長説故事:《檀香樹》並分享心得。
2.分享勵志小語:
What is happening now will reverse the fate of the world.
現在所發生的事將扭轉這個世界的命運。
本週任務:請執行項點燈計劃,留意己的每個心動念,想一想,關於非暴力,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比方說:我願意在每天光的冥想時,送光給地球,也送給那些在戰火下流離失所的人們。

3. 小樹班活動記錄:
1)拜訪春天-走出室外讓孩子用五感體會大自然的氣息,幸福與美好隨處可見,卻往往視而不見。感恩及珍惜所擁有的就是幸福,但也是人生課題,知與行之間要時常提點及練習。
2)今天也是植樹節。每個人好比一棵樹,從灌溉、培育自己做起,也呼應巴巴的故事《檀香樹》如何落實及發揮生命的意義與價價,必須正思、正念、正行方能達成。
3)孩子對作文總有莫名的恐懼與排斥,希望以不同的方式,讓他們明白與感受,作文可以如此簡單,如此揮灑自如,只是寫出你所看、所聽、所想的事物而已,只要你願意動筆,便能從文字中整理思緒。
4)每個孩子能在短短的時間,抒寫自己的想法,感受春天與寫作的美好。宇瑄的作文如新詩般流暢;倢瑀及孟劼觀察細膩,一葉一花一文章。孟炘比上星期進步很多,在很輕鬆的氛圍中練習寫作;易孝從不會寫,不動筆,到寫出所聞所見,真的值得鼓勵,過程中也讓他知道,只要拋開自我設限,只是寫出你所言而已;柏謙如實寫出自身的感受,沒有批評只有祝福。最後在爺爺清理魚池時,用魚網將落葉及垃圾慢慢撈起,這讓孩子上了最真實的一課,人們不經意的舉動,便造成別人的困擾,而爺爺細心耐心照顧環境生態,更讓孩子們感動。他們主動將打翻在地上的魚飼料撿起來,再去餵魚,最後在和爺爺的道謝互動中,結束這堂《拜訪春天》的寫作課程。

4.幼苗班活動記錄:
課程一開始和小朋友們討論週末班上課時間:是從美雲老師帶領我們做暖身、靜坐、冥想送祝福、聽巴巴校長說故事以及分享學習宏如老師英文勵志小語開始。也就是說第一堂課是和小樹班的哥哥姊姊一起上課,如果需要離開座位和發言要記得遵守上課規矩,先請問老師喔。我們也發想「同學」的意思:是同在一起學習的夥伴,阿萍老師提醒大家~看到別人的優點我們可以學起來,看到別人不當的行為我們要提醒自己,如何幫助/保護自己和對方。
1)接著延續上星期製作捐血活動謝卡和為喜愛的寵物著色。
2)適逢植樹節,我們聽著繪本「一片葉子落下來」的語音檔,除了感念樹木對地球萬物的奉獻,也趁這12分鐘鍛鍊自己練習只聽不說話。
3)手作葉子與毛毛蟲。對於切割葉脈(清楚而不割破)和滾刀輕柔劃出毛毛蟲的皮膚(圓潤而不壓扁),孟辰和星彤都記得「態度堅定、手勁溫柔」一次次練習和挑戰後,我們都很滿意自己努力的精神和呈現的作品喔。
2022.03.12 110(下)大樹班活動記錄-2

2022.03.12 110(下)大樹班活動記錄-2

大樹班(國、高中生)
時間:上午10:00-12:00
1.淨心活動:默念21次太陽神咒與做光的冥想,為世界祈福。
2.分享賽的啟發:《真正的喜樂》
它教導我們不論處在何種狀況之下,都要有一顆穩固的心。它要我們做一個堅定果敢的人,承諾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靈修上的教導,它也教導我們知足的必要。滿足和真正的喜樂有明顯的不同,一個是從世間獲得的短暫歡樂;一個是從內心深處感受到的真正喜樂。它和真理有關,它是永恆的,它和世間短暫的事物無關,它代表的是與神同在,它本身就是完整、圓滿的。一個真正的信徒不應被世間俗事所煩擾,善用時間、不要異想天開、鍛鍊保持心裡的穩健。
The path of devotion means always being in union with God. It teaches us the need to practice steadiness of mind under all circumstances. It speaks of being resolute, making a firm commitment to practice the spiritual teachings in daily life; it also teaches the need for contentment. There is a marked difference between satisfaction and true joy. One is the satisfaction that you obtain from the world’s temporary joys, whereas true joy is something that comes from the depths of your heart. It is associated with truth, it is permanent, it is detached from all transient worldly concerns, and it represents the unity of the spirit... It is full and complete in itself. A true devotee should not be carried away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worldly things. Use your time, therefore, to control the vagaries of your mind and develop mental steadiness.- Divine Discourse on Bhagavad Gita, 1984.

3.議題分享:
本週六大樹班由周燁老師帶領,介紹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歷史。首先,從俄羅斯的國徽雙頭鷹談起,源自繼承希臘系統東羅馬帝國道統,與東歐諸國多有淵源,中譯俄羅斯源自蒙古語譯,實際發音更接近「露西亞」或「羅斯」。古時俄羅斯地區有諸多羅斯國,經過蒙古入侵等種種事件最終被莫斯科大公國合併形成現在的俄羅斯,對傳統歐洲而言俄羅斯是東方國家,不同於當時封建歐洲權力多層次制衡造成的多元豐富性,沙皇集權較接近東方蠻族的定義。
接著我們快轉到烏克蘭。烏克蘭有烏克蘭族,但是俄羅斯帝國時代沒有烏克蘭人,直到法國大革命發明了民族的概念,此後各國與各政治團體投入民族發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錯綜複雜的情勢下,芬蘭、波羅地海三國、波蘭相繼獨立,烏克蘭未能成功而併入蘇聯。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與他未成功的前輩不同,蘇聯參考德國總體戰規劃創造黨中央制度,成為史上最集權的政權。蘇聯認為國家和民族都是資產階級用來剝削無產階級的騙局,只是為了世界革命,在時機成熟前,偽裝成國家的樣子和其他國家交流。
現在,快轉到二戰。英美大舉援助蘇聯對抗納粹,大量的美援建設和鈉粹垮台的技術流入,成為二戰後的冷戰兩極基礎。烏克蘭此時甚至被聯合國承認,但卻是蘇聯為了增加可控席次的手段。最終因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但舊蘇聯的殘留問題還在,如克里米亞半島的韃靼原住民被蘇聯強制移動到中亞,並大量填入俄羅斯人口,這些人不以烏克蘭為主體,更認同俄羅斯政權,成為2014克里米亞危機的土壤。
整堂課下來,簡單廣闊的描述西方對俄羅斯的傳統視野以及烏克蘭的前世今生。時間有限,若下次延續今天的主題,將集中烏克蘭戰爭對台灣的影響,以及如果戰爭來臨,我們可以做什麼,希望早日和平。
2022.03.11 種子班110下 捏麵課-3

2022.03.11 種子班110下 捏麵課-3

課程影音紀錄

❴葉子與毛毛蟲❵
第一堂課捏塑安靜的小貓咪
第二堂課捏塑奉獻的葉子
第三堂課捏塑即將蛻變的毛毛蟲

課程緣起:
平靜:溫柔的堅持與勇敢的面對。
祥笛歌曲:《試,再試》

課程操作:
1.上堂課練習工具刀切平面的葉脈,這堂課練習割出線條並維持立體圓潤身形的毛毛蟲,小朋友必須更有意識地拿捏力道。
2.家臻老師帶來預先做好的毛毛蟲,大家輪流觀察,一體成型又圓潤體型技法,過程中采鈺將毛毛蟲握在手心不小心折斷了,同學們沒有責難小小的采鈺,而是在老師安慰采鈺後,一起繼續完成手邊的工作~大家讓課程順利進行的精神超棒的。
3.祖聿哥哥把握時間做了兩隻毛毛蟲和蛹並貼心地準備棉被;艾林姊姊為兩隻毛毛蟲取名愛和正義;采鈺從作品被自己折斷的擔憂到因為大家都平和面對,而放心放下憂慮平靜地操作;亦翔最近情緒波動較大,老師和亦翔的約定:試著讓自己冷靜下來,才能將需求說清楚,也能理清真正的意向,這樣放鬆的自己會更快樂喔;詠宸哥哥除了自己動手完成作品,對上課舉手發言和端正坐在位子的上課規則也都明顯地進步喔!
4.本週請孩子們回家想想看:毛毛蟲長大會變成什麼呢?
2022.03.10 種子班110下 戶外活動-3

2022.03.10 種子班110下 戶外活動-3

今天戶外課,我們去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參觀,園區內的兩棟建築「紅樓」、「小白宮」都已超過百年歷史。園區前身是日治時代唯一的樟腦工廠,常駐展有許多工廠文物,從參入璋油的賽璐璐玩具,到可以製成火藥的相關成分,藉由互動的設計,讓小朋友能從視覺、聽覺、嗅覺去真實感受,還展示出許多當時伐木製腦工具。

看完蔗糖製作的紀錄片後,我們上2樓看特展「永續年夜飯」,介紹臺灣多元族群的節慶料理,還有產地到餐桌的過程、海洋塑膠垃圾問題、糧損與廚餘問題、氣候變遷帶來的農業生產挑戰等,十分豐富。最吸引小朋友的是做得久維妙維肖的食物模型。

我們離開紅樓展間,越過餐廳門口展示的超大鐘乳石,沿著老樟樹與儲水池觀察殘存的建築古蹟、正在捕捉食物的灰冠麻鷺(俗稱大笨鳥)、還有水池裡曬太陽的烏龜。接著我們到小白宮裡感受一下老建築的氛圍,以及到兒童探索區(現已改為閱讀室),欣賞以「沉睡的老樟樹國王」為主題設計的3D藝術畫作,小朋友們很興奮,彷彿置身樟樹王國的童話故事中,只是吸收額度已滿,時間也有限,我們便搭捷運回祥笛了。

反思:
1.老師適當地簡化展覽內容,有利於小朋友的吸收。
2不同場地的轉移,可以先集合用靜默30秒來調適。
3.好的分組讓移動順利許多。
2022.03.09 種子班110下 創作課-3

2022.03.09 種子班110下 創作課-3

今天要完成摃槌仔龍(甲龍),把上次的鋁線骨架加肉。先讓小朋友看恐龍化石的圖片影片,以及考古紀錄,我們之所以知道恐龍存在,正是因為強壯的骨頭隨著時間久遠變成化石,從化石再回推恐龍的外貌。

回到教室後,攤開介紹甲龍的書強化小朋友的印象,甲龍背上有許多塊骨板防禦,加上尾巴的槌子。老師發下之前做的鋁線骨架,想像完成恐龍的樣子,上肉同樣用超輕紙土,先選3隻彩色筆,再發黏土混色著色,上色後搓揉重複五次,讓顏色飽和,然後讓小朋友自己嘗試敷在骨架上。有了骨架幫助,恐龍形狀都有出來,老師再幫忙補上骨架外露部分。

恐龍的整體完成後,老師再發下一小塊黏土,大家再選一隻彩色筆上色,再搓揉成骨板,趁濕度新鮮,直接黏上本體。過程中讓小朋友想像哪裡需要保護,肚子再加一片?盔甲是尖尖還是圓圓?大人小孩都十分投入完成五顏六色的摃捶仔龍,待乾後就可以帶回家一起聽台語課《摃槌仔龍ChhǑe媽媽》的故事了。

反思:
1.即使白板上有畫圖和做好的示範,老師現場再操作一次,依然是小朋友學習最快的方式。
2.隨著恐龍越做越大與複雜,小朋友也有成長,老師教學上需要先鋪陳小朋友才能吸收。
3.這次現場完成三隻示範,可以減量或課前備好,保留時間輔助小朋友操作為主。
2022.03.08 種子班110下 台語課-2

2022.03.08 種子班110下 台語課-2

課程影音紀錄

小朋友今天進教室練習排排坐,先來複習台語八聲調。大家已熟悉的跟著音樂唱和~
*台語八聲調童謠《動物園》

接著複習十二生肖:一鼠做頭名,二牛駛犁兄,三虎爬山崎,四兔遊京城,五龍皇帝命,六蛇予人驚,七馬跑兵營,八羊食草嶺,九猴爬樹頭,十雞啼三聲,十一狗顧門埕,十二豬真好命。
小朋友要跟著陳媽媽用雙手從1比到12,有點挑戰,要多練習喔。
唱台語童謠學台語:十二生肖

還有站起來動動身體,跟著節奏明快的音樂拍拍手和踏踏腳,小朋友很喜歡這首音樂,但手腳還不太能協調地跟上節奏,附上連結請家長讓小朋友聽熟了~
*小鈴鼓

最後分享台語繪本《摃槌仔龍ChhǑe媽媽》,雖然聽第二遍,小朋友都聽得很專注,除了辨識不同恐龍的差異外,也聽懂了故事的內容,很開心!
2022.03.07 種子班110下 故事課-1

2022.03.07 種子班110下 故事課-1

草莓🍓
這堂課是用圖卡及改編的水果童謠,來認識草莓的生長過程。在唸童謠過程中,會搭配手勢,每說完一句,就會出示圖卡,這樣的方式,孩子們剛開始,都靜靜的看著,靜靜聽著,直到孩子也聽熟句子,不知不覺的也跟著我一起唸,一起比手勢,孩子們很喜歡這樣的方式上課。

唸完童謠,我再將草莓的生長過程,跟孩子們一起觀察圖卡有何不同,看著圖卡老師提問。草莓還沒長大是由綠色慢慢變成粉紅再轉紅,總結過後,再請孩子輪流用圖卡排出正確的順序,更加深印象。接下來就是手作。拿出草莓,觀察草莓,聞聞看,摸摸看,再次唸出草莓的童謠,一起將綠帽拿下來,切下草莓一小塊,即可享用草莓。

水果童謠內容如下:
種子,種子,慢慢落在泥土上,下雨了,下雨了;太陽來了,太陽來;長大了,長大了,磞,長出葉子了。下雨了,下雨了;太陽來了,太陽來了;長大了,長大了,磞,長出大葉子了。下雨了,下雨了;太陽來了,太陽來了;長大了,長大了,磞,長出小白花。下雨了,下雨了;太陽來了,太陽來了;長大了,長大了,磞,長出小果實。下雨了,下雨了;太陽來了,太陽來了;長大了,長大了,磞,果實變大了。下雨了,下雨了;太陽來了,太陽來了;長大了,長大了,磞,長出小草莓。 小草莓,穿紅衣,黃點點,載綠帽,小娃娃,咬一口,酸又甜。
2022.03.05 110(下)週末班活動記錄-1

2022.03.05 110(下)週末班活動記錄-1

時間:下午2:00-4:00
幼苗班(小三以下)/小樹班(小四至小六)
1. 淨心活動:暖身瑜珈、走圈、默念21次太陽神咒與做光的冥想,為世界祈福。

2.分享勵志小語:
Our family is never perfect, but we can't never find anyone who loves us more than they do.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家人,你卻找不到更愛你的人。

3.幼苗班活動:幼苗班本學期的主題是愛;由愛護動物拉開序幕。
第一堂課,分享你養過的寵物或你想養什麼樣的寵物?並且畫下來。
孟辰:家中養孔雀魚,並會協助媽媽換水、幫忙餵飼料等。想要養小狗。
星彤:想要養獅子。
家臻老師:養小狗、貓、魚。
震萍老師:分享因為親戚不想養而轉送的狗。雖然狗很可愛,但是動物每天的吃、喝、拉、撒、睡,雜事很多,那是以前沒有養寵物時能想的到的;例如,要準備狗的飲食、用牽繩帶它出去跑動、遊玩,避免走失或咬傷他人,不管是晴雨天或冷熱天,每天最少一次、要蹲下來撿狗大便、帶水沖它的尿尿,否則會影響他人、注入寵物晶片、當它生病時帶去看醫生,動物老了會死亡,要陪伴牠善終。
透過經驗分享,讓孩子們知道,不能因為一時的衝動和喜歡,而要求父母滿足自己的想法、欲望。要想清楚且考量自己是否有能力或意願,一起完成飼養的工作。而不是最後變成是父母的責任。最後家臻老師分給孩子們黏土,帶回家做手作,結束了今天的課程。

4.小樹班活動:
1)依據宏如老師的教案-「我的祥笛印象」為教學目標.
2)先讓孩子聽一段音樂,請他們說出感覺,讓孩子明白說出的話寫下來就是記錄,也是作文。「寫出你所想」和「說出你所想」並無差別,作文可以很療癒及天馬行空,只是大家侷限了而已。就像音樂、舞蹈,常常練習便會越來越好。之後以祥笛為發想、引子,引起個人的回憶、感受等,想想說到祥笛你會想到什麼?老師在白板上寫下大家的想法。
3)從白板中找一個自己最有感覺的語詞,作為花瓣的中心,開始聯想相關的細節,作為花瓣。
4)讓孩子先畫花瓣,邊畫邊整理思緒,之後再開始抒發情感,寫下自己的小故事。
5)助教洋洋灑灑透過書寫整理內心的小宇宙,文字的力度表達他內在的力量。柏謙以樹為發想,想必祥笛點滴已種在他的心田中,每個孩子都有寫下屬於自己的美好,整理後再於季刊中分享 。
2022.03.05 110(下)大樹班活動記錄-1

2022.03.05 110(下)大樹班活動記錄-1

大樹班(國、高中生)
時間:上午10:00-12:00
1.淨心活動:默念21次太陽神咒與做光的冥想,為世界祈福
2.分享賽的啟發:
《神與你同在》
內在的純淨更甚於外在的。不論內在、外在,神永遠都在。因此,不論裡面、外面,只要是神在的地方,都必須保持純淨及神聖。這樣一來,不論你到哪裡,存在你內心的神永遠都會保護你。
Inner puri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outer purity. The Lord is ever present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refore, both the inner and the outer, the entire place where the Lord is found, must be purified and sanctified. Then the indwelling Lord will protect you wherever you go.

3.第一堂課:
我們討論除了必修的服務課和瑜珈課外,想上什麼課程主題呢?有遊戲、室內設計、食堂課、歷史課、生存課…我們也分享了時事如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看法。最後請同學以「想到祥笛想到什麼?」寫一段話回饋。
1)祥笛對我來說就像是一盞永不熄滅的火焰。以它為中心散發出光與熱,就如同以自己為中心對周遭的人伸出援手。把自己的良善傳遞給他人,不求回報。希望這光能一直越傳越遠,越來越明亮,繼續的照亮他人。
2)祥笛對我來說就是一個讓我休息的好地方。每次我們都會先做光的冥想,每一次做冥想都覺得在休息,每一次休息都覺得好安靜。
3)祥笛對我來說就像是一本書。每一次來上課都學到新的東西,讓我可以在生活中運用這些新的知識來做人做事。
4)祥笛對我來說就是服務。去王貫英圖書館整理書籍;去海邊淨灘;去公園撿垃圾;去樂山義賣;做捐血服務;一起為價值而走。
5)想到祥笛,我無話可說。我總是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
2022.03.04 種子班110下 捏麵課-2

2022.03.04 種子班110下 捏麵課-2

課程影音紀錄

❴一葉一如來❵
課程緣起:
這學期的第一堂課我們捏塑貓咪,希望孩子們學習貓咪的冷靜,讓我們隨時可以平靜地觀察自己以及周遭環境,並安然處之。

第二堂課,趁著暖洋洋的好天氣我們散步到小花園,每個人撿五片落葉,帶回教室欣賞和觀察。我們站在小葉欖仁樹下,微風吹拂落下葉子,像雨聲輕輕低語、像雪花片片飛舞,孩子們好開心啊!
祥笛歌曲:《幫助別人最快樂》

課程操作:
1.上課前,我們先靜心三聲om再開始發黏土,希望孩子練習~上課要專心、說話要舉手、發言聲音要適中,椅子要端正坐好喔!
2.葉子的水滴型作法,大家都自己完成;祖聿哥哥和艾林姊姊發現太薄的葉子在切葉脈時會破損,還自動重做一次,會主動幫助自己超棒!
3.本週孩子們回家想想看是:葉子能為我們遮蔭、能製成美麗的標本...葉子還有什麼任務呢?
2022.03.03 種子班110下 戶外活動-2

2022.03.03 種子班110下 戶外活動-2

課程影音紀錄

今天帶小朋友到台灣博物館本館,參觀常設展「博物臺灣」,展出許多台灣過去或現在存在的動物標本,從蝴蝶等昆蟲,到蛇、梅花鹿、鳥、螃蟹、壁虎、魚,展覽入口看見一個古早犀牛骨骼,因為太大了小朋友都覺得是恐龍,還有呈列火山岩、台灣文石等礦物。接下來是琳琅滿目的標本,從常見的斑鳩、喜鵲到鈔票上的帝雉,展區尾端有台灣黑熊和雲豹兩件銅雕坐在板凳上,吸引小朋友開心的和牠們並肩而坐,看投影幕上的台灣景致。從壯闊的山林地貌到微觀的花朵綻放,精彩的讓小朋友忍不住的喊出「哇!」的讚嘆聲。除了多元的標本與展品,自然臺灣也融入藝術創作:「生聲不息」聲景裝置是由臺灣各地採集的聲音資料,與臺灣樟木雕刻的意象臺灣結合而成,小朋友們用耳朵靠近上面的洞口,可以聽見修理紗窗或樹蛙的鳴叫,這正是台灣的聲音。

看完二樓後轉移到地下一樓「臺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裡面有許多互動的裝置,適合小朋友玩樂,可以摸摸質地不同的石頭,認識台灣的五大山脈,小朋友興奮的脫下鞋子爬上象徵山脈的硬枕。還有繪圖螢幕的服裝展示、手動活頁圖卡,展示原住民故事等等,樓下的展區很大,小朋友玩得很過癮,只是有些展示可能之前的人太粗魯有些損毀,特別提醒小朋友要學習控制力氣,而後我們穿越228公園,搭乘捷運回祥笛。

反思:
1.小朋友回家前老師讓他們挑戰3個問題,答對的有3顆聰明丸。如「台灣最高的山是什麼?」、「入口的大骨架是什麼動物?」等等,但後來發現,知識性的東西也許不是重點,而是要讓他們練習表達自己的感受。好比「你今天最喜歡哪個動物?」、「今天什麼讓你印象最深刻?」,如果時間足夠,趁記憶猶新讓他們畫下來。
2.出門前約法三章很重要,讓秩序的維持省時又省力。
3.面對小孩的耍賴和不守規矩,老師立即停下來用溫和堅定的語氣制止和修正,讓參觀流暢。
2022.03.02 種子班110下 創作課-2

2022.03.02 種子班110下 創作課-2

課程影音紀錄

上一堂課在博物館看見巨大的恐龍化石,讓小朋友感受到強壯的恐龍要有強壯的骨頭。這次挑戰做有骨架的恐龍,並延續昨天台語課繪本貢槌仔龍的故事,來做甲龍吧!
先透過影片與動畫,讓小朋友認識甲龍(貢槌仔龍),並以骨骼重建圖介紹甲龍的尾槌、背上的鎧甲,以及貫串一切的脊椎。大家一起摸摸自己的脊椎,舉高雙手,伸展腰椎,踮著雙腳走進教室,白板上老師已畫好大大的甲龍骨骼圖,並拿出做好的甲龍與之前做的劍龍、腕龍,讓大家傳著拿一拿,比較看看有什麼差別?甲龍比較重,因為裡面有鋁線骨架。

老師準備了未上黏土的骨架給大家觀察,並介紹鋁線,線的頭尾皆反折以避免危險。發下鋁線,我們挑戰用一條鋁線做出甲龍的骨架。以白板上的甲龍骨骼圖輔助,先挑戰頭部,不同於暴龍的大頭,甲龍的頭比較小,接下來順著脊椎折出尾巴、一對後腿,再來是肋骨,大家站起來摸摸肋骨,它保護我們的內臟,再折出前腿,最後剩下的線反折到尾巴捏出槌子。對於從沒折過鋁線的小朋友來說,真的是大大大挑戰,好在有家長一起協助克服。最後我們發下錫箔紙,包裹甲龍的肚子,下一堂課將敷上黏土,做出一隻隻強壯的甲龍。

反思:
1.新媒材結合創作有助於小朋友的學習發展,雖然操作難度較高,但整堂課小朋友都十分專注。
2.備課很重要,善用環境佈置可以讓課程更順暢。
3.邀請家長一起參與可以成為老師和小朋友的好幫手。
2022.03.01 種子班110下 台語課-1

2022.03.01 種子班110下 台語課-1

課程影音紀錄

小朋友排排坐先來複習台語八聲調。他們對裡面提到的八種動物台語念法:獅 (sai1)、虎(hoo2)、豹(pa3)鼈(pih)、猴(kau5)、狗(kau2)、象(tshiunn7)、鹿(look)已琅琅上口,也會跟著音樂唱和,請家長多放給孩子聽,這是練習台語非常好的基礎。
*台語八聲調童謠《動物園》

接著分享台語繪本《摃槌仔龍ChhǑe媽媽》,小朋友看到恐龍眼睛就發亮,都聽得很專注,也能辨識不同恐龍的差異。但不用繪本,只用聽的,注意力就分散了,請家長在家裡放給孩子多聽幾遍喔。
《摃槌仔龍ChhǑe媽媽》最後站起來動動身體,跟著節奏明快的音樂拍拍手和踏踏腳,小朋友很喜歡這首音樂,但手腳還不太能協調地跟上節奏,附上連結請家長讓小朋友聽熟了~
*小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