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論

心育哲學



賽巴巴曾談到︰「何謂教育的根本意義?教育(education) 這個字源於拉丁字根educare,意思是『啟發內在、使內在顯現出來』,每種知識和能力都潛藏在人的內部──身體的、心理的、靈性的、道德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在於使人內在的能力展現出來。
這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對外界的知識,顯現出這種能力的是頭(腦)。另一種是展現內在的知識,顯現出這種能力的是心靈。前者屬於世俗教育,是為了謀求生計,後者則是為了究竟人生。只有當這兩種知識協調的共同展現出來,才是理想圓滿的人生。」

然而現今的教育體系中卻不見任何和靈性有關之處,僅有世俗教育一枝獨秀。就像鳥的雙翼助它們展翅高飛,推車的雙輪使其得以移動,人也需兩種教育雙管齊下才能達至人生目標。靈性教育是為了生命,而世俗教育是為了生活,只有兩種教育都俱足了,人才配在社會中立足,受人景仰、愛戴。擁有了這兩方面的教育,人不但能贏得尊敬,更能使自我獲得滿足。(沙迪亞賽教育學院(ISSE),2000)

心育哲學

上圖是關於心育哲學的概念。針對賽巴巴所提到的五大元素,連接到人的五個感官能力和五個行動能力,五個生命氣息和人的五層,五大人類價值與3HV(頭、心、手)以及內在的自性所組合成的圖表。
賽巴巴說:「神無所不在,也寓居在眾生的內部。同樣的,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其實就是神的顯現。這世界為五大元素所充斥,藉五大元素而聚合,也因五大元素而運作。」五種感官能力和五種行動能力分別和五大元素相對應,稱為十種知覺能力。知覺是心念的主要驅動力,也使心念為外在現象所牽絆,如下圖表:

五種行動能力和五大元素

心育教導我們節制感官,培養平靜的心念,讓心念成為感官的主宰,以善用五大元素。
然而知覺需要能量運作,能量又稱做氣息,人體內有五種生命氣息︰

1.上行氣(Udana)︰位於喉嚨到頭部,控制聽力與發聲。
2.生命氣(Prana)︰位於心肺,控制呼吸和飲食,並平衡上行氣和下行氣。
3.平行氣(Samana):位於肚臍,控制消化和吸收。
4.遍行氣(Vyana):遍及全身,控制血液循環和神經功能。
5.下行氣(Apana):位於肚臍到肛門,控制排泄系統。

生命能量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的氣息,但若受到不良的心念與環境的污染,身心靈的健康便受到影響。


人身亦可以分為五層(5 kosha):
1.食物層(Annamaya kosha):攝取食物並構成我們的肉體。
2.元氣層(Pranamaya kosha):是構成身體知覺和心念的能量部分,也扮演身心之間的橋樑。
3.心念層(Manomaya kosha):包含我們的情緒、意念、欲望和我執。
4.智慧層(Vijinanamaya kosha):辨別力與直覺力,傾聽我們內在的良知。
5.極樂層(Anandamaya kosha):彰顯神聖的愛,使我們有和諧、平衡的人生。

五個人類價值又對應了人的五層:真理來自智慧層、正義來自食物層、和平來自心念層、愛來自元氣層和心念層、非暴力來自極樂層。今天,五大元素都受到污染,我們所吃的食物、所喝的水、所呼吸的空氣也受到污染,導致人類缺乏安全感。由於人類的自私與貪婪,蹂躪地球和濫用資源,地球已經失去生態平衡,所以我們遭遇到地震、水災和其他天災人禍。

賽巴巴說:「愛萬物,事萬物。永遠幫助,切莫傷害。」透過對心育的瞭解與實踐,讓我們在萬物中都見到神,理解到我們都是一體的信念,讓靈性教育與環保教育,成為每一個人的生活和責任,使人人都走向明心見性的道路,體現圓滿的生命。


讓心靈綻放的心育實踐,是一趟內在的旅程。然而,要如何實踐心育(educare)呢?最完整且連貫一致的步驟,即是從粗的身體到細的心念,再進入內心深處的靈(自性)。每一個步驟都透過心育活動引發出五大價值︰

1. 身體:我們從身體開始,身體是由五大元素組成,要給身體好的食物、水、空氣和運動,食物不只影響身體的健康,也影響到人格與靈性的成長,當我們參與食物烹飪的過程,覺知每一個起心動念,以感恩心培養健康的飲食觀。

2.元氣:當我們轉向內在,也就是元氣層,它和「吐納」相關,所以心育要教導孩正確的呼吸(正確地覺察節奏、速率、深度)。透過瑜珈活動可提高我們的覺察力,並可調節我們的呼吸,而音樂合唱活動則可以引發我們愛的價值。賽巴巴說︰「一個人一天24小時呼吸21,600次。吸氣時產生「So」的聲音,呼氣時產生「Ham」的聲音。合起來成為梵文「So-Ham」,意思是「我是神」─宣示人本有的神性。當我們在呼吸間體認到我就是神,何需到別處尋覓神呢?」

3.知覺:一旦我們打好身體和呼吸的基礎,接著要控制知覺︰感官能力和行動能力。讓它們專注在光明的地方,尤其是眼睛和口舌,不讓眼睛看邪惡的東西,也絕不講傷害他人的話語,看好的、聽好的、說好的、做好的。唯有如此,才能保持良善的心念,使內在的靈性得以成長。

4.心念:接下來要訓練心念遠離感官,轉向內在,集中注意力於自己的自性。天堂在你的內部,真正的知識在你內部。因此我們要練習光的冥想,透過專注、沈思,漸漸進入冥想的階段,最後進入禪定。除了光的冥想,我們也可以透過唱頌21聲OM 、太陽神咒、巴贊和服務,引發愛與和平的價值。

5.智性:在心念裡面有我執,我執是種狹隘的「我」,它造成私心和無明。我們可以靠著分辨力(也就是智慧)來超越我執,千萬不要執著於「身體就是我」,應當從事無私的服務,視其為消除我執的訓練方法。我們的旅程已經深入到足以聽到真正的智慧,試著傾聽內在的良知,保持寧靜,傾聽神的聲音。透過正面思考、勵志小語、3H圖文創作等,可以引發真理的價值。

6.極樂:現在我們要進入極樂層。這一層的本性是極樂,它與愛無異,愛成了人生的嚮導。如果我們的注意力集中於我們內在的自性,愛和喜悅會自動輻射出來,即能一視同仁在萬物中見到神。「神是愛,愛是神」,我們可以過戲劇和藝術創作等,引發非暴力的價值。



心育的實踐逐漸展開我們內在的意識,引出我們內在知識和價值。使人循序漸進地進化為神,是詳盡完備而且符合科學的,因為任何有志於探索自己的意識,並精進堅持地實踐前述步驟的人都可以檢驗它。
由(圖47)可看出,心育的核心就是內在的自性,也就是光。透過頭、心、手3H的和諧一致,展現真理、正義、和平、愛、非暴力等五大價值,專注於看好的、聽好的、想好的、說好的、做好的,並透過五個教學法(正面思考、故事活動、靜坐冥想、音樂合唱、團體活動)發展五大人格領域(智能、身體、情緒、社會和靈性領域)。

心育實踐圖

實踐心育的結果是︰我們的本來面目自然而然顯現,我們是覺醒的、汎愛的,不蔑視任何人也不懼怕任何人。我們了解神並走在明心見性道路上,與神合一,也成就了真、善、美的人生。
(整理自 Dr.Teerakiat Jareonsettasin(2011)。趙效瀛譯)